我省186.7万农户领到土地经营权证书

22.04.2016  10:11

  本报讯(记者 齐卉)日前,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十二五”期间,我省所有涉农县乡及98.8%的村民小组都开展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测绘影像资料全部提供到位,市级信息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并投入运行,县级确权登记颁证软件全部安装到位,并已完成了93.2%的农户调查、93%的耕地调查,74.9%的村民小组完成了二轮公示,向186.7万农户颁发了土地经营权证书,基本完成了确权登记工作总量的80%以上。

  按照中省要求,2014年5月,省农业厅开始对我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用耕地进行确权登记颁证。当年,西安、延安、铜川、杨凌示范区整市(区)推进此项工作,宝鸡、咸阳、渭南、汉中、安康、商洛、榆林每市确定三分之一的县(市、区)整县推进,以上范围以外的县(市、区)则选择三分之一的乡镇整镇推进。

  通过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将农户承包数据和资料实现信息化管理,为农民“定地”、使土地“定权”、让农民“定心”,不但打消了农民流转土地归属纠纷的担忧,还给农民开辟了一条扩大再生产获得资金支持的渠道。在高陵县湾子乡大夫雷村,村民雷亚荣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抵押贷款8万元发展大棚作物和跑运输,家庭收入翻了一番。

  今年,我省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整省推进试点省,将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据悉,下一个五年,我省农村改革的重点将逐步转向农村产权交易和集体资产管理,积极开展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争取3—5年内在全省构建以县(市、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重点,以乡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为补充,以规范流转交易行为和完善服务功能为目标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确权、赋权、活权,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收益。启动建立全省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平台系统,探索建立农村资产资源价值评估机构,为抵押贷款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