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女红”即将亮相农高会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三秦巾帼创业创新行动”深入开展,引导广大妇女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实现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省妇联联合省人社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工艺美术协会等七家单位,将于2015年11月5日至9日,在第二十二届杨凌农高会上举办第七届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品技能大赛颁奖仪式暨陕西省妇女手工艺精品展示展销活动。
展会期间,将有来自全省12个市、45家妇女手工制品企业或手工艺品合作社、100多类万余件展品参展。展品汇集刺绣、编织、剪纸、布艺、串珠、泥塑等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种,其中包括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凤翔泥塑、咸阳刺绣、宜君剪纸、华县皮影等。本届展示展销期间,将举办我省妇女手工艺品产业示范基地暨合作社产品联展、第七届妇女手工艺品大赛颁奖仪式、开展商贸洽谈与交流等系列活动。
近年来,我们依托我省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大局,紧扣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主题,大力实施“巾帼创业致富工程”,坚持把发展妇女手工艺品特色产业作为帮助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抓培训、建基地、育龙头、办大赛、搞展销、建网站,有力促进了这一产业的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省级手工艺品生产示范基地35个、妇女手工制品企业或合作组织600多个,辐射带动30多万妇女从业,年增收12亿元以上;形成了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妇女手工艺品种2000多个,产品远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陕西作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借中国农业高科技博览会在杨凌举办之机,继续组织了本届妇女手工艺精品展示展览活动,宣传妇女创业创新成果,展示妇女手工创意文化魅力,开展区域合作、商贸洽谈与交流,推动妇女创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我们还积极拓展网上市场,利用线上线下全方面、多层次宣传、推广、营销陕西妇女手工艺品,努力把手工艺品产业打造成妇女就业创业的新门路、增收致富的新支柱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为推动妇女手工艺品产业组织化、市场化、规模化,陕西省妇联重点抓了四项工作:
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大力提升妇女手工艺品影响力
为进一步扩大手工艺品的影响力,我们抢抓机遇、因势利导,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项目带动、优惠政策推动,积极引导妇女手工艺品生产从单家独户走向市场,从自发生产到组织经营,不断提高陕西妇女手工艺品的知名度。推动和实现了妇女手工艺品生产“四个纳入”:一是纳入各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总体规划,二是纳入妇女创业就业培训规划,三是纳入妇女小额贷款政策支持范围,四是纳入全省1800万妇女儿童民生项目专项扶持。同时,我们还借会展经济、重大节庆、非遗保护、旅游文化活动等平台,组织妇女手工艺品展览、举办技能竞赛、录播宣传片、评选表彰妇女手工艺能手,大力推广陕西女红文化。2009年以来,省妇联联合省人社厅、商务厅、旅游局等七家单位,连续举办了七届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品技能大赛,各地妇女手工艺能手800余人现场竞技。连续七年举办陕西省妇女手工艺精品展示展销,累计争取展位3000多平米,组织40000多件手工艺品参展。陕西妇女手工艺品在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和2015年上合组织国家商品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和轰动,连年成为各路媒体报道的焦点和农高会上的亮点,累计吸引观众60多万人次,现场成交额500余万元,境内外专题报道130余篇,多次蝉联农高会“最佳展示奖”、“最佳组织奖”、“最佳成交奖”。
二、争取资源,项目带动,提高妇女手工艺品生产组织化
提高手工艺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是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产业附加值的必由之路。我们紧紧围绕全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布局,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农户”、“能人+农户”等模式,积极推动妇女手工艺品生产组织化。一是在争取资源上下功夫。妇女手工艺品涉及非遗文化保护、农业产业开发、一村一品发展等方面,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我们迅速对各级干部和妇女骨干进行培训,在用好、用活、用足优惠政策上下功夫,帮助妇女掌握、运用政策,主动争取农业、文化、旅游、商务等部门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今年元月份,与省人社厅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手工艺品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妇女就业创业的意见》,为妇女手工艺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二是在技能培训上下功夫。采取省级抓示范、市级抓特色、县级抓普及的办法,共举办各类特色手工艺技能培训班260期,培训妇女3.6万余名,培养了一批妇女手工艺骨干,不仅提高了手工艺品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为出精品、创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在项目带动上下功夫。将妇女手工艺品生产列入全省1800万妇女儿童民生项目,每年出资220万元重点扶持创建10-15个妇女手工艺品生产示范基地,从合作社建设、骨干培训、产品研发、包装设计等方面帮助妇女拓宽发展思路、规范经营行为。目前,全省发展手工艺专业村200多个。四是在机制建设上下功夫。成立省、市级妇女手工艺品协会5个,组织全省近百名妇女手工艺骨干赴甘肃、天津、山东、浙江等地进行商贸洽谈、交流培训10余次,在对接市场、考查行情、发现商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创新举措,优化服务,促进妇女手工艺品发展市场化
在发展妇女手工艺品产业过程中,始终坚持市场化方向。 一是抓优惠政策落实。 开辟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为妇女手工艺产业发展优先提供资金支持。我省在小额贷款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妇女手工艺从业者、合作社领办人优先办理贷款,对县级以上妇联组织表彰的各类先进取消反担保”。一大批妇女手工艺品合作社从中受惠。 二是抓专家队伍建设。 建立了由省工艺美术协会、省旅游局、省商务局、省历史博物馆等单位有关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为合作社生产经营把脉、献计,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降低了经营风险,拓宽了市场销路。 三是抓市场经营人才培养。 2012年以来,举办省级妇女合作组织领办人和手工艺品骨干专题培训班3期,取得经纪人资格认证600余人。 四是抓妇女手工艺品网站建设。 与企业合作建设“三秦女红”网站,搭建妇女手工艺品营销网络平台,推动妇女手工艺品网上宣传和交易,努力实现妇女手工艺产品与市场有效对接。
四、突出内涵、形成特色,积极推动妇女手工艺品品牌化
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是手工艺品的灵魂,也是其市场价值所在。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三秦文化和地方特色,积极扶持手工艺项目和经营大户,做好妇女手工艺品资源开发利用。我们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市场开拓。大力发展已形成规模和市场的传统手工艺品产业,目前,全省妇女手工艺品已形成刺绣、布艺、剪纸、编织、泥塑等十大类两千多个品种的产品。其中,关中地区以刺绣、手织布、泥塑为代表;陕北地区的剪纸、布贴画、麻绣享誉国际;陕南地区藤编特色鲜明。一手抓技艺传承。对具有陕西代表性的地方特色手工艺品进行专项扶持,加强非遗抢救,帮助妇女手工艺传承人提高生产经营能力,挖掘市场潜力。秦绣是陕西本土刺绣的典型代表,针法严谨、用色大胆、古朴典雅、鲜活艳丽,极具黄土高原粗犷、豪放、凝重的艺术风格和装饰情调。咸阳市参赛选手乔凤娥在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品大赛上展示后,我们立即将其列为重点扶持对象。三年拨付专项资金17万元,指导建成凤娥手工艺合作社、省级妇女手工艺品生产示范基地。该合作社带动了100多名妇女从事手工艺品生产,创出了特色品牌。在注重产品品牌建设的基础上,推动陕西省妇女手工艺品产业发展工作也形成了“一赛一展一网站”品牌,促进了产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