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楷模汪勇不能因为清贫就堕落

16.12.2014  12:36

  

汪勇本报记者沈继军摄

  咸东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以12家改制中停产或半停产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居民为主,院落大都建于上世纪70年代,经济条件差,安全防范设施几乎没有。这里曾长期是案件多发区,住户常抱怨,上二楼送个娃、下楼自行车就能不见了。最糟糕时,一晚上发过8起案子。2007年,片警汪勇的到来,改变了一切。他的事迹经三秦都市报大篇幅连续报道后,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反响。七年时间记了23本日记

  汪勇个子不高,黑瘦,看起来其貌不扬,曾在部队呆了17年,2005年转业,2年后,被分配到西安市新城公安分局韩森寨派出所,任咸东社区片警。

  七年时间里,汪勇记了23本日记,60多万字,内容涉及店面门市部检查、户口调查、治保会议、重大要事、大型活动摸排、辖区发案分析等方方面面。打开他的电脑,关于社区的各种区域图、住户分解图、消防通道示意图的分门别类,图片数据齐全。

  为了加强安防设施建设,他一次次找企业、找物业,软磨硬泡,直到先后协调在4个小区安装了监控设备,加高了3个小区的围墙,安装了3盏探照灯,拉设了300多米防盗铁丝网。同时,还利用社区党建联席会的平台,成立治安防范联席会,组建治安巡逻队、专职安防队、治安信息反馈队等三支队伍,构建群防群治治安防范格局。

  做社区工作,他有了切身体会,“只要把功课做足了,工作起来眼睛就更亮,耳朵就更灵,心里就更有数。”住租赁房一人养活五口人

  2013年下半年,汪勇被西安市公安局调整为新城公安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荣誉也相继而来。他先后被授予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等荣誉称号。

  尽管已是大红大紫的先进人物,但汪勇时至今日仍是新城分局上千个民警中数一数二的贫困户。他一个人挣钱,租住在30多平米的房子里,养活着一家三代五口人。因为经济紧张,父亲有病没钱治疗,母亲老了还去当保洁员,妻子打工当服务员。

  “你干了小半辈子,连套房都买不起,还这样一天到晚‘泡’在社区,不知你是咋想的?”相熟的战友问起来,汪勇总是淡淡一笑:“不能因为清贫就堕落、不能因为清贫就消沉,这种清贫反而让我心里更加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