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东大街百盛端午后闭店 东大街不复辉煌?

03.06.2016  17:46

  “东大街百盛要关门了!”昨日(6月2日),类似这样的消息在很多西安人的微信朋友圈内传播。有媒体统计,从2012年至今,百盛以每年两店的速度已在全国关闭了8家门店。这次终于轮到了西安,东大街百盛6月1日宣布,将在6月10日营业结束后正式闭店,并从6月11日起终止经营。

  商场内部分品牌已经撤柜

  这两天不少西安市民都收到了这样一则短信:尊敬的百盛会员,感谢您对西安百盛东大街店一直以来的信任与支持,由于发展战略调整,商场决定自2016年6月10日当日营业结束后正式闭店,6月11日起终止经营,您剩余会员卡内的积分请到离您最近的西安百盛其他店继续使用。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这条关门歇业的消息是真的吗?6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城内尚俭路口的百盛东大街店看到,这里的营业时间已调整为上午11:00-晚上21:00,在商场入口处张贴着一张落款时间为6月1日的终止经营公告,大致内容与市民收到的短信一致。

  由于将在端午节后停业,记者在该商场看到,一层原有的大量化妆品和鞋靴柜面已经有不少人去柜空,靠近入口处的落地窗前则被花车、特卖服饰占据。原本主营各类服饰的二、三层也有近一半品牌撤柜,有的只剩下牌子未拆。

  “我也是上个月才知道店要关了。”小袁是商场三层某女装品牌的导购,她告诉记者,其实有一段时间顾客都不多,但正式得知柜面要撤“还是有些突然。”她说,有些品牌撤的比较早,像他们家因为还有存货得处理完。另一家化妆品柜的销售人员则表示,这两天一直在考虑撤柜后的打算,厂家给了两种选择,一是安排到其他店面继续上班,二是终止劳动关系。

  “东大街百盛关店的主要原因是设施跟不上消费需求了。”百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已运营近二十年,商场管线、结构和配套等都有些落伍。虽然东大街店关了,但西安其他几家百盛正常营业。

  曾是西安的潮流时尚中心之一

  东大街百盛传出关店的消息后,不少网友纷纷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也有市民对该商场的关闭表示惋惜。

  “这家店曾是我的最爱,每到周末都不辞辛苦从西郊坐612路来逛,逛完再到对面吃碗酸辣粉,美得太。”西安市民秦女士告诉记者,她记得大约是1999年那会儿西安的大百货商场还不多,城里头有名的除了开元、民生就是东大街这家百盛了,“二楼有超市,经常大兜小兜提回家。”她说,当时百盛的服饰品牌时尚,经常又有促销活动,所以很受年轻人欢迎。

  记者了解到,东大街百盛1998年1月正式开业。其鼎盛时曾凭借东大街的地段优势,丰富的商品和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赢得了西安消费者的青睐,从东大街店开始,百盛也在西安迅速扩张到4家店面。面对百盛的“入侵”,甚至一度传出有商家联合向主管部门状告百盛“以不正当竞争搅乱西安商业”。

  有市场人士指出,在打折促销还不流行的上世纪末,东大街百盛的做法的确给西安商业带来了新的风气,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旧有的商业格局,同时也成就了立丰集团在西安商业地产江湖中的地位。

  不管东大街百盛曾如何辉煌,随着时代的发展也碰到了传统百货似曾相识的瓶颈。记者在一家消费指南类网站上看到,有关“百盛(东大街店)”就被贴上了“难停车”的标签。从近两年的网友留言看,大多是对商场往日的追忆,有网友表示:“大半年没去过了。今天去有些出乎意料,产品不如以前新颖时尚,格局需要重新装修了。

  东大街因改造不复往日辉煌?

  近几年传统百货风光不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百盛从东大街撤出一方面是设施老旧,一方面是传统百货受互联网影响经营下滑,还有一个原因则是改造后的东大街似乎没有了往日的辉煌?

  “我们店原来经常拿全公司销冠,每天营业额两、三万。”曾在大差市一家休闲品牌当过店长的刘婧回忆,虽然网上有个段子形容东大街是“一溜拍手的,脸上花花的”,但在差不多十年前的时候,其实不拍手衣服也不愁卖,“当时的东大街和小寨一样,是年轻人的购物天堂。”她说,后来随着街面改造加上网购冲击,生意逐渐转淡,三年前这家店已被转让。

  位于端履门十字的群光广场,目前仍处建设中,这里是2011年被拆掉的华侨商店旧址。记者发现,包括群光广场在内,东大街从端履门到大差市段多处正在进行改造,有些老旧店面消失,还有一些店面贴出“租售”和“转让”标识。

  陕西经典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林认为,街区改造多少会给东大街的发展衔接和客流情况造成影响,但这并不是唯一原因。他说,随着西安商圈的变迁与外延,加上消费习惯的转变,昔日“金街”的竞争对手不断增加,房租上涨等带来的经营成本上升,进一步蚕食了传统零售业的利润。可以说,现在西安城的东南西北都有各自区域内的‘东大街’,消费者也不用全挤到城里来了。”

  改造完的街区也暂时没有恢复往日荣光。去年《华商报》就曾对大差市西南角的万达新天地部分铺面无人问津的情形进行过报道。东门里几年前就高调亮相的东方国际中心,现在也依然还在招租。就在距东大街百盛不远的一家临街女装店,记者发现“正在营业”的字牌旁赫然写着“本店转让”。

  独立地产评论人李连源认为,东大街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下降,还有配套和业态等方面的原因。他说,东大街目前地铁不通,停车也不如新开的购物中心方便,加上“千店一律”品牌雷同,“传统百货身上的毛病整条街区都存在。

  不能因改造

  而丢掉西安特色

  “东大街百盛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家。”朱林认为,其实从家乐福、大商新玛特到小寨金鹰,西安传统百货关店已有多个先例。对于转型,业界也早已想到了对策:就是用业态更为丰富的购物中心来替代、和去百货化。他说,相比对一家商场的惋惜,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一条商业街区、一个商圈的出路在哪?

  中商联商业研究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建红认为,无论是东大街、解放路、骡马市还是小寨,这些西安著名的商圈都是因为地缘因素、城市架构甚至历史原因而“自然形成”。在信息不对称时代,顾客会因为消费需求被吸引过来,但是在信息互联时代,自然形成的商圈就靠不住了。加上城市发展从单中心到多中心让消费者的选择更多,即便一些实体店消失同样能完成消费。

  朱林也表示,除了自然培育,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商圈更需要科学规划。以东大街改造为例,可以从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这些优秀的商街借鉴经验,但也要注意保留西安特色,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关键要让“人记得住。

  李连源提醒,从业态资源上看,目前东大街和西大街、解放路存在不少雷同之处,如何使各条街区的分工明确,避免过于雷同,也需要在定位上做文章。记者 李程 文/图

  相关新闻:

  西安涌现关店潮 黄金地段苦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