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20日晚在西安盛大开幕

22.10.2014  11:24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20日晚盛大开幕 精彩的文艺演出。 精彩的文艺演出。

  西安网讯 ( 记者 高蒙)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的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于2014年10月20日拉开帷幕。昨晚19:00,入夜的西安南门广场流光溢彩、五色斑斓,护城河上缓缓放下吊桥,瓮城徐徐打开大门、敞开怀抱,以仿古入城式这种传统又梦幻、热烈又隆重的方式,迎接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明星、嘉宾。

  近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电影人,并肩穿过全新开放的南门广场,携手走进华灯初上的古城西安,在千年丝路的起点城市汇聚一堂,感受着西安的汉唐雄风,也交流着彼此的光影传奇。影视明星、丝路文化因电影而凝为一体。

  仿古入城 展现古丝绸之路传统文化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不设红毯,取而代之的是一场精心准备的传统文化盛宴——仿古入城式。昨晚的南门文化广场上,旌旗飞舞、红灯高悬,号角齐鸣、锣鼓喧天,古老的西安城墙在月色和灯光的映衬下越显巍峨。夜色中,古城墙上灯光璀璨,犹如夜空中飞腾的金龙,正是盛唐时“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的繁荣场景。

  晚上19:00,身着唐朝服饰的“官员”早早在广场上等候远道而来的嘉宾。在古朴、雄浑的大唐乐曲声中,威武的仪仗军士身着盔甲、手执兵器,列队出迎。来自意大利、德国、法国、印度、巴勒斯坦、斯里兰卡、俄罗斯、韩国、美国、澳大利亚、保加利亚、比利时、等22个国家的近千名明星、嘉宾及电影人,身着节日盛装,排列成方阵,在“鸿胪寺官员”、“侍女”、“引者”等的带领下穿过御道,来到南门护城河边。

  这时,吊桥前已恭候了数十位唐装仕女,勇猛的“唐朝武士”骑着高头大马绕场前行,宣诏官手捧圣旨,大声诵读对来宾的问候,礼仪官会随后把开启古城的“金钥匙”和通关文牒交到各国来宾手中。

  记者了解到,“通关文牒”相当于现代的护照,古时外国使节进出长安城,都要出示“通关文牒”。自唐朝以来,历代帝王都在这里举行仪式,迎接凯旋归来的将士和或异域使节,用这种形式来迎接各国电影人,正好恰如其分地展现出古代丝绸之路的传统文化。本次开幕式的总导演高巨也表示,丝路特色是这次电影节区别于其他电影节的最大不同,“首届丝路国际电影节以东道主的身份,用这种古老的仪式来迎接各国尊贵的客人,以入城式的气势和地域的独特性强调‘丝路沿线国家’这个概念,这是这次的最大亮点。

   开幕晚会 一次瑰丽神奇的丝路穿越之旅

  晚上20:00,《影动丝路•星耀长安》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开幕式在南门瓮城内准时开始,来自五洲四海的电影人汇聚在这里共同见证一个辉煌时刻的到来。开幕式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元素就是巨大的电影胶片,也正是这一卷卷胶片,和绵延千年的丝绸之路一起,将台下近千名各国电影人串联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条光影的友谊之路、交流之路。

  开幕式晚会由来自福建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陈伟鸿,和来自西安的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徐茜共同主持。开场节目是歌舞《丝路盛世欢歌》,数十名盛唐武士和仕女首先登台,配合着雄壮的音乐舞出了盛唐风采。随后,蒙古、朝鲜、印度和俄罗斯等国演员一一亮相,跳起了本民族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舞蹈。这时,身穿丝路沿线各国、各民族服装的演员携手来到台前,面带笑容热情的与嘉宾们互动,炒热了全场的气氛。

  “一弯千秋月,洒下满城雪,风儿未动心摇曳。这头人影乱,那边酒旗斜。我拉李白走过街,十里长亭街,与你相离别……”开幕式上的第二个节目是今年刚刚推出就震动乐坛的《长安夜》,本土知名音乐人王建房乐队与好弟黑人歌手一起吼出了这首诗情画意、又激情四溢的陕派摇滚,将陕西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阳刚的秦地血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开幕式执行导演任金怡表示,整个开幕式凸显的就是电影文化和背后深层次的交流。“这次开幕式从丝路沿线国家中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如中国,俄罗斯,印度,韩国,以融合的形式编排歌曲串烧节目。整个开幕式动用了三、四十个外籍演员,以不同的面孔和肤色来表达这次电影节的文化融合。而《长安夜》所表现的,正是一场远古与当今、西方与中国的对话。

  最后登场的是由陕西省杂技团带来的大型杂技秀《丝路彩虹》。节目集中展示了目前我国很多“新特奇难”的表演,完美地将舞蹈、杂技、高科技等融为一体,杂技演员们以高超的杂技技艺,带领各国电影人来了一次瑰丽神奇的丝路穿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