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联合国预算分摊比例升至7.92% 居第三位

27.08.2015  14:12

  联合国预算分摊委员会日前发布的2016年至2018年经常性预算分摊比例数据显示,日本的分摊比例为9.68%,是自1982年以来首次降为个位数。中国的分摊比例升至7.92%,居第三位。

  分摊比例反映了各国的经济实力。2012年确定的分摊比例日本为10.83%;中国为5.15%,居第6位。

  联合国经常性预算分摊比例由联合国的成员国每三年通过协商确定,实际的预算总额则是另外采取每2年决定1次的机制。决定分摊比例的根据是,过去3~6年各国的国民总收入(GNI)占全球的比例;此外还参考人均国民总收入、通货膨胀率、汇款以及累计债务额等。

  经常性预算用于支付联合国总部和世界各地的当地事务所的人工费和活动经费,一般而言,分摊比例高的国家将在人事和各种谈判中获得更大发言权。分析称日本分摊比例的下降,显示着日本在国际社会上话语权的削弱。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新闻加点料:

  联合国的经费来源(各项数据系2000年数据)

  联合国的经费来源由三部分组成。

  A、正常预算经费

  由所有会员国按一定的比例分摊。根据联合国宪章第十七条,"本组织之经费应由会员国依照大会分配限额担负之"。会费比额表由各会员国充分讨论和协商,并经大会审议决定。会费比额表每3年重新审议一次,而每次的比额都有调整,以反映世界各国经济的最新情况。制订会费分摊比额表的基本原则是"支付能力"原则,即按会员国的各自经济实力分摊联合国的会费。为了使比额表比较公平,更加符合支付能力原则,现行比额表还设有上限和下限。按现行比额表,美国为25%,是会费比额表的上限;其次是日本,约为20%;中国约为0.98%,列所有会员国的第17位;下限是0.001%,主要是一些极端贫困的发展中国家。

  在近几届联大审议会费比额问题上,会员国之间的争论十分激烈。美国、欧盟、日本、七十七国集团和中国等都出自不同集团或国家的利益,提出不同的会费方案,导致联大在这一问题上很难作出决定。表面上看,争论的核心就是谁多出钱,谁少出钱的问题。本届联大即第55届联大正在讨论的是联合国2001-2003年的会费比额,整个讨论的焦点就是美国极欲从25%的上限下调至23%,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等,极欲推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巴西等大幅增加比额。

  B、维持和平行动经费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费用,基本上也是由会员国分摊,但采用与正常预算不同的分摊比例。

  近年来,国际维和行动的费用急剧增长。预计2000年维和费用总额将超过20亿美元,大大超过联合国正常预算的每年约13亿美元的开支标准。

  维和费用是在正常预算分摊办法的基础上筹集的。这种办法将会员国分成四组,A组由五个常任理事国组成,B组由发达国家组成,C组由经济不发达国家组成,D组则由特别指定的经济最不发达国家组成。按规定,B组国家按照其正常预算分摊比例缴纳,C组国家按其正常预算分摊比例的20%缴纳,D组国家按正常预算的10%缴纳,而5个常任理事国除了按各自正常预算的比例缴纳外,还得承担余下的部分。按现行的维和比额表,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维和比额占所有会员国的维和比额的近49%。其中,美国的比例是30.5%,法国是7.9%;英国为6.2%;俄罗斯和中国分别为3.5%和1.2%。

  美国、日本极力要求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大幅提高维和费用份额。

  C、会员国自愿捐助

  联合国下属机构很多都是依靠会员国政府自愿捐助开展活动的,其中最主要的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规划署、人口活动基金、儿童基金、难民署、工业发展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等。除政府捐助外,联合国发展署以及环境规划署等机构还从联合国正常预算中得到一小部分资金,作为它们的行政和管理开支。

  每年11月,联合国认捐会议都如期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尽管我国经济上仍有很多困难,但历年来我仍对很多机构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