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段君成:点滴帮扶润民心

14.10.2014  10:04

  本报记者 程伟

  在中航工业西飞公司部装总厂17厂工具室主任段君成的简历中,有着这样不同寻常的头衔:爱心助学志愿者团队负责人、阎良区航空城爱心公益队副队长、西飞公司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17年来,段君成累计捐款捐物13万多元,先后照顾7名孤寡老人、3名孤儿,资助失学和留守儿童54人;向灾区捐款27次,义务献血4次,发起援建乡村小学1所。

  17年前,段君成原是一名武警战士。当时,他得知丹凤县村民蔡平宽因事故双腿截肢,和女儿艳红依靠邻里乡亲周济度日,便决定帮扶父女两人。为筹钱帮助蔡平宽治病,他曾经因卖血体虚晕倒在训练场上;为资助小艳红继续学业,他从每月仅有的35元津贴中拿出30元,按时寄给小艳红,并且一寄就是12年。

  2009年到西飞公司工作后,段君成更加热心扶贫济困事业。听说阎良区胜利街社区有一个贫困女童何喜梅,父亲患智障三级残疾,母亲早逝,父女两人靠低保度日。当来到父女家中时,段君成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全家仅有一张小床和一个70年代的衣柜,其他一无所有。段君成把身上仅有的157元交给何喜梅,并叮嘱道:你放心吧,今后你们父女俩的生活,我管了。为了这个承诺,段君成每个月把工资分成3份,把其中1份交给何喜梅。

  2011年,段君成得知阎良区一位名叫申爱梅的孤寡老人,身患多种疾病,和年仅15岁的孙女刘清秀相依为命。段君成便坚持照顾老人,并资助刘清秀完成了学业。为了给老人办理低保,他先后跑社区、街道办无数次。刘清秀和奶奶的户口在陕北,每学期要交纳近700元的借读费。为此,段君成多次与学校协商,最后学校免除了刘清秀每学期的借读费。为了让老人和小清秀更好地生活,他每月从“段君成爱心助学团队”中拿出250元补助祖孙的生活。去年6月,当刘清秀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交大附中时,段君成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多年来,段君成受到各级表彰,对获得的奖金,他一分不留全都捐了出去。2009年,他被评为阎良区首届道德模范,他当场将3000元奖金捐给3位下岗职工;2010年他将“社会主义新风奖”奖金800元,原封不动地捐给省“希望工程”;2012年他再次将“社会主义新风奖”奖金1000元,连同自己的1000元,寄给了河南籍身患尿毒症的战友李来喜。

  段君成的事迹感动着大家,他被誉为航空战线最美志愿者,六度入选“中国好人榜”,先后获得全国希望工程贡献奖、全国五星志愿者、中央企业首届金牌志愿者、陕西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等多项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