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海关将引入“嗅钱犬” 防现金外流

18.02.2015  12:36


  嗅钱犬正在新西兰上哈特警犬训练中心展示自己的技能。youtube截图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16日报道称,现在一些中国人习惯去国外花大价钱购买房地产或奢侈品,但是中国规定公民私人一年最多只能带5万美元(约合31万元人民币)出国。对于那些寻求携带大量未申报现金离开或进入中国的人,不管是为了旅游还是比较可疑的活动,很快就会面对四条腿的“检查员”:嗅钱犬。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报道称,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上周率代表团访问新西兰,并在那里听取了一个嗅探犬训练项目的介绍。新西兰正在协助中国开发该项目。

  新西兰海关部长妮基·瓦格纳10日在一份声明中说:“中国开始训练自己的嗅探犬时,新西兰海关的训练员将提供协助。

  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网站介绍,孙毅彪还参观了新西兰缉私犬基地。《纽约时报》报道称,尽管中国已在利用缉私犬追查走私野生动物、毒品和爆炸物,但这将是中国首个用于嗅探现金的嗅探犬项目。

  报道认为,随着习近平主席力度空前的反腐运动进入第三年,对于中国政府部门来说,强化监管能力变得愈加重要。有一些涉嫌腐败的官员是携带非法所得潜逃时在边检处被抓获的。据称,从2011年4月到2012年6月初,加拿大海关官员在多伦多和温哥华机场的中国游客中,总共拦截了近1300万美元没有申报的现金。

  在新西兰,孙毅彪还与瓦格纳讨论了促进双边贸易的方法,以及打击毒品贩运的计划。2008年,新西兰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此后,两国关系进一步加强。2013年,中国超过澳大利亚,成为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

  新西兰是从2012年开始培训嗅探犬来侦测现金的。就像许多其他国家一样,新西兰长期以来一直用嗅探犬来侦测爆炸物和毒品。犬和训练员都要经过三个月的高强度训练,在开始服务之后,每周还要上复习进修的课程。新西兰海关称,如果成功侦测到了目标,这些警犬会得到奖励,训练员会夸奖它们或是与它们做游戏,但从来不会给它们“食物或毒品”作为奖励。

  新西兰海关称,截至去年6月,接受过毒品和现金嗅探双重训练的警犬已侦测出了超过190万美元的“未申报或藏匿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