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合并已获批准 王炳华或任董事长

16.02.2015  12:53

      一则上海电力(600021)日前发布的公告证实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简称“中电投”)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简称“国核技”)重组获批的消息,而两者的重组也随之进入实际启动阶段。

  2月13日,国核技一位内部人士透露,中电投和国核技合并确实得到国务院批准了,已成事实,公司早前就多次内部开会征求职工意见,获得了一致支持。

  而听到记者对两者合并获批表示祝贺之时,另一位国核技人士则称“你应该恭喜我们董事长王炳华”,似乎话里有话。因为目前外界猜测,曾在中电投任总经理五年之久的国核技董事长王炳华,出任合并后新公司掌门人的可能性最大。

  有别于前段时间甚嚣尘上的南北车合并的“大一统”模式,此次中电投与国核技合并将打破原有的“二虎称霸”的状态,坐实三分天下的局面。虽然合并后新公司在核电领域与中国核工业集团(简称“中核”)、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相比依然最弱,但也因合并前两者各自独特的身份,让其合并后成为三分天下的一极。

  合并进行时

  中电投与国核技,一个有核电站运营牌照,一个手握第三代AP1000引进技术,有人认为它们合并是颇为“讨巧的婚姻”。

  自去年4月份媒体不断爆料中电投与国核技将重组合并的消息,而到去年7月份,国核技新闻发言人郭宏波就对外承认确有其事,经历了几个月的等待,靴子终于落地。在媒体早一步披露国务院批准的消息后,2月3日晚间,中电投旗下多个上市公司包括上海电力集体发布公告称,国务院国资委已通知中电投启动与国核技联合重组的工作,具体方案待定,中电投将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依据有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有消息称,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国资委内部会上,中电投和国核技重组启动被正式宣布,国资委还委任了国核技董事长王炳华和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共同担任联合重组小组的组长,主导合并事务的推进。另外,2月11日,新一轮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了,今年中央巡视组拉出26家央企的巡视清单,中电投和国核技均在列。早前有电力专家就透露,今年反腐重点在央企,尤其是能源央企。而这也意味着,今年中电投和国核技的两件大事,一是合并重组,二是反腐。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哲分析,按照以往央企合并流程,两者应该是先分别上报各自的合并方案,并上陈合并后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包括管理层和相关职工的调整等,然后相关部门按照上报方案一步步执行。至于新集团的名称到底改成什么,至今外界未有定论,有媒体援引坊间消息称,新公司可能改名为“中国核电投资公司”。

  一位电力专家告诉记者,中电投与国核技合并并非国家高层拍脑袋的决策,而是两者目前这种各有优势但又互为掣肘的局面下,需要两者合二为一,整体发力,而要看整合效果是否1+1>2,关键是下来怎么整合的问题。

   王炳华或任董事长?

  中电投与国核技合并获批前,并非一帆风顺,其间曾因核电老大中核提及核电“大一统”方案,两者合并一事险遭搁浅,而在波折过后,来自于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两者合并的消息也侧面否定了国内核电“大一统”方案。

  一位核电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电投与国核技合并,国内将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而在海外业务上未来或将成立总公司“合三为一”,既有利于国内产业竞争降低垄断程度,也有利于避免出海内耗严重等难题。

  早在去年6月,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便对媒体表示,如果两家合并,不只是规模扩张,更重要的是可以弥补技术创新的短板。而国家高层看中的或许也在于此。

  近日王炳华将调任新公司董事长的消息甚嚣尘上,原因是,除了现任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临近退休年龄且去年国家审计署对其进行离任审计的消息外,还有就是王炳华曾在2002年至2007年五年间任中电投总经理,而后在2007年国核技诞生后便出任该公司董事长。但至今没有官方对此消息表示确认。

  陈哲分析,虽然1951年生人的陆启洲被传“到点退休”,但是恐怕在整合重组的当口也会继续留任一段时间,除非他自己主动请辞。

  不过,脱胎于2002年那轮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离”的中电投,在王炳华的治理下足有五年时间,在很多中电投管理层眼里,王炳华是公司不折不扣的“老领导”。陈哲认为,王炳华与中电投的渊源,在两公司整合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利好作用,王炳华对中电投颇深的了解以及公司人员对其个人工作风格的熟知,将让一些调整动作变得更加容易。

  另外中电投原本就持有国核技的股份10%,公司作为股东,陆启洲此前也是国核技的董事,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两者合并的难题。

  中电投的优势显而易见,不仅2002年从国家电力公司接手了所有核电资产,而且2007年终于获得了核电站运营牌照,截至目前仅有中核、中广核和中电投三家拥有该牌照,这也让其他电力集团艳羡不已。而中电投集团旗下拥有上海电力等五个A股上市公司和中国电力等两个香港红筹上市公司,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和还款能力。

  而国核技的优势则是,代表国家对外签约,受让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实施相关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中国核电技术品牌的主体。目前手握的有,引入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技术和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的CAP1400技术。

  “一个有核电站运营牌照,一个拥有核电技术,这两者是‘强强联合’,”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评价,但另一位业内人士则认为,中电投和国核技之间是“弱弱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