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同学聚会扎堆黄金周 成新三俗之一

08.10.2015  09:40


  朱慧卿绘

  小学、中学、大学、MBA、党校,甚至某个培训班上认识的人,都能凑一个同学聚会。黄金周里扎堆的同学聚会,让奔波其间的人们感觉五味杂陈。

  纷繁迥异的价值取向下,同学会呈现出种种怪现象。专家认为,应当端正价值取向,让同学聚会为人们找回初心、重拾梦想。

  各类同学聚会扎堆黄金周,“酸甜苦辣”一言难尽

  朋友圈里过节前就“约起”,车站码头人流中夹杂着参加同学会的旅客,街头巷尾小馆子里打上“某某同学会”的字样……这个国庆黄金周各种同学聚会扎堆,与旅游、自拍一起被戏称为黄金周“新三俗”。

  聚会主题有的很文艺:“谢谢你陪我度过”;有的很写实:“二十年弹指间,共聚追忆青春”;有的只为相聚:“某届某班N年同学会”;有的别有内涵:“某大学MBA同学联谊会”。记者采访发现,从五花八门的同学聚会回来,不少人感觉五味杂陈。

  ——甜:回忆当年,共鸣连连

  “平时家庭是主旋律,同学聚会可以让自己为青春活一把。”上海的孙女士参加了高中毕业30周年聚会,21位老同学相约一同出游,不带爱人不带孩子,她感觉很轻松。人到中年容易忆当年,聊起青春岁月,大家共鸣连连,约定以后每年都聚一次。

  ——苦:聚会太多,不胜其烦

  小学、高中、大学……北京的朱先生收到好几个同学聚会邀请,让他很是为难,“不去也得找个好理由,不然同学会说你不念旧情。

  有人连续多次跳槽,有人辞掉公职创业,有人婚姻家庭不顺。有人甚至在同学会上推销起了理财产品,不少老同学都会碍于面子买一些,不胜其烦。

  ——酸:相互攀比,哭穷摆阔

  为官为商有点成就的同学,会比房子、比车子、比老婆孩子,或抢着买单炫富,或各种安排凸显权势。没什么成就的同学只能羡慕嫉妒恨,甚至哭穷巴结别人。

  ——辣:观点相左,言语争锋

  南京人老李说起近期的同学聚会感慨良多:老同学相见,当年不敢说的话现在敢说了,而且言辞犀利,观点相左时还会争得面红耳赤。在企业的同学与在政府的同学争论政策该如何制定,做媒体的同学与做公关的同学掰扯舆论与真相,哪怕只是聊聊诗词名句也会有人死抠不同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