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首付"新政出台近1月 西安多个银行未执行

23.10.2015  11:35

  “国庆节去看房子,售楼员就说首付要降了。”西安市民吴俊说,这都过去快一个月了,咋还是老政策呢?

  国庆节前一天,央行、银监会宣布: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

  与以往相比,此次房贷首付下调的政策,“落地”速度有点慢。这是为啥呢?

  西安多个楼盘回复:商贷首付最少还得30%

  西安对首付新政的执行情况如何?华商报记者走访了15家楼盘发现,与以往相比,这次“落地”的速度似乎有点慢,只有6个项目表示“支持25%首付。

  位于大明宫区域的金科天籁城,合作的客户贷款银行包括工行、招行等银行。置业顾问崔楠告诉记者,商贷首付最少还得30%,建议考虑公积金贷款,“利率低,最低可以两成首付。”随后在曲江汉华城,一位销售人员介绍,已经听说了25%首付的消息,“目前还没有开始执行。”他表示,在贷款买房的客户中,大部分都选择最少30%-40%首付。

  记者还注意到,尽管金辉悦府和中海凯旋门均回复:“可以做25%首付”,但置业顾问建议“首付尽量多付些,以后利息能省不少。

  新房按揭未能普及新政,二手房这边的情况又如何呢?记者从玛雅房屋、海汇房产的部分门店了解到,有的银行已经接受首套房最少25%的首付,但要求首付30%的更多一些。

  部分银行有条件执行“最低首付25%

  “目前还是最少30%首付。”工商银行西安太华北路支行个贷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25%首付”新政没执行,主要是还没接到总行和分行审批部的文件,“有可能最近就会调整,具体时间不好说。

  据融360和搜房网监测,民生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及邮储银行已实现“首套房商贷首付最低25%”。

  10月21日,华商报记者联系以上银行发现,这几家银行的确已落实新政,但有的在执行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附加条件。建设银行西安曲江支行个贷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客户是否能拿到25%首付要根据资质审批,具体以面谈面签为准。民生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首付新政的执行要看具体楼盘和客户情况,“银行都希望贷款客户能多付首付。

  “如果是一些来自‘黑名单’区域的客户(过往违约纪录集中),四五成首付都不一定能贷款。”在高新一家房企负责客户贷款业务的赵铭表示,现在银行在审批房贷时,对客户资质的审核比前两年严得多,主要是怕担风险,“对新政回应不积极,一点也不奇怪。

  除“十一”假期原因 还涉及对房贷风险把控

  以往,每逢房贷新规出台,大部分银行总会尽快落地,这回的速度咋这么慢呢?有银行业人士认为,这和“十一”长假不无关系。尽管在假期那7天,有些楼盘已经在跟买房人强调这个政策了,但银行的反应大部分是从长假后才开始。一般来说,在央行、银监会发出新政后,各银行的总行会行文到各省市,然后再分发到各地分行来执行,所以各银行间的落地速度不太一样。

  招商银行一位个贷业务负责人则表示,从央行、银监会的通知看,“首套商业性房贷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5%”的规定并非强制,通知里还说“人民银行、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应按照‘分类指导,因地施策’的原则,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根据辖内不同城市情况,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的基础上,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自主确定辖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如果是非强制执行的情况下,那么各地就可根据当地情况来定。”该负责人说,房贷首付的降低与否,涉及银行对当地房贷风险的整体把控,“一般来说不会轻易松这个口。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坏账率的升高令人关注。银监会数据显示,中国商业银行的坏账率在二季度末已升至1.5%。另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预测,在极端状况下,未来坏账率不排除会飙升至3%。“涉及对客户的竞争,落实首付新政的银行会增加。”在银行业工作多年的董先生告诉记者,在执行过程中,有些会加上对客户、楼盘资质的要求,“30%的首付估计还会是主流。

  银行对“降首付”不积极“惜贷”不是唯一原因

  此次的新政的“慢落”状态似乎是全国性的。兰州、宁波、肇庆等多地媒体报道,当地银行和楼盘要么回复“没有接到通知”、要么提出“只能购买新房”、“要求楼盘在银行达成一定合作”等附加条件。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说明了银行对房贷的谨慎态度,年底楼市又开始“惜贷”了。每到年底,有贷款购房需求的人就会碰到两个并行现象:一方面购房“诱惑”多了,楼盘为了冲任务,加大促销和推盘力度;另一方面,有些银行在四季度的信贷额度收紧,对房贷的青睐程度随之下降。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到了最后一个季度,会有部分银行出于额度或利润考虑,收缩房贷规模。

  “‘惜贷’不是唯一原因。”克而瑞西安机构总经理朱郁认为,银行对降首付的政策不积极以及不愿像2008、2009年时大范围针对房贷利率打折,主要与几个原因有关:一是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二是风险把控造成的“惜贷”;三是从房地产业对经济的杠杆作用有所减弱;四是结合各地实际,差异化信贷的深入。

  涉及房贷和楼市层面,另有观点认为:年底前还有可能降息、降准。那么除此之外,是否还会有其他信贷政策出台呢?住建部一位政策研究专家透露,政策储备还有,但什么时候拿出来还要看年底到明年初的市场表现。记者 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