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陕南发展论坛安康召开 30余专家支招脱贫攻坚

04.05.2016  17:24
  

今天(4月28日),以“陕南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第三届陕南发展论坛在安康学院召开。来自西北大学、西安邮电大学、陕西理工学院以及长期致力于研究陕南脱贫及发展的3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安康,为陕南脱贫攻坚及陕西经济转型发展“支招”。 安康学院党委书记王国良致辞。

专家聚焦7类模式助推陕南脱贫攻坚

秦巴山区是国家集中连片扶贫重点地区,是陕西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陕南三市脱贫发展等方面将有哪些最新的动态和经验与思考?

西部网记者获悉,此次论坛围绕“陕南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主题。总结交流安康、汉中、商洛等陕南三市在脱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易地搬迁脱贫、产业就业脱贫、教育脱贫、创新生态保护脱贫、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等7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就围绕脱贫攻坚的路径、措施及脱贫效果评价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讨交流,为陕南三市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撑。

脱贫攻坚应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补“短板

由贫困人口多,底子薄,任务重,目前安康尚有70多万贫困群众需要在“十三五”期间才能实现脱贫。

对此,有着从政经历的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兴平说,要彻底贫困户脱贫,需要从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通过政府招商引资等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而在短期内激发和调动群众参与扶贫,达到真扶贫的目的。对于,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也要政府来兜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脱贫。

虽然陕南三市自然禀赋相近,但发展仍不均衡,对于脱贫攻坚也应在着眼立足发展的同时,做强做大优势资源,让优势资源的‘长板’将发展不足的‘短板’补齐。这样发展才有后劲,这样脱贫的步伐才能加快。”陈兴平说。

借“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助推农村脱贫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张鸿说,要做好脱贫攻坚应以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抓手,借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通过对陕南山区富硒的茶叶、核桃、木耳等产品从生产、包装、销售等环节进行分类和组合,以互联网网上的需求为导向,通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倒逼农村发展,农民转型,农业增收,从而实现脱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赵敏娟说,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根据其调研结果显示,在贫困地区呈现出精壮劳动力呈现出数量与质量都下降的趋势,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增多。

她建议,政府在发展高效农业等见效快,经济收益持续时间长的产业等方面给予优惠,以吸引更多青壮年人返回家乡,实现脱贫。

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宋斌表示,脱贫攻坚是陕西省“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陕西省同步够格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硬骨头”。陕西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省份,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规模排在全国第9位,贫困发生率排在全国第7位,其中陕南有159.6万人。

为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也将把在本次论坛上专家对陕南发展研究成果及打赢扶贫攻坚所出的真招,实招整理汇编,供省上领导决策。

陕西省委宣传部、政研室、扶贫开发办和陕南三市扶贫部门有关负责人及省社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邮电大学、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等有关方面专家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