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如何保住“西安蓝” 董军:严控新增燃煤量

04.03.2015  12:34

  这两天,北京碧空万里,出现了“两会蓝”,蓝天白云是否也能成为西安百姓生活中的常态?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长董军说,今年西安将继续把治污减霾作为环境治理和民生改善的头号工程,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使“西安蓝”成为新常态。

  压煤:努力使城市气化率达到88%以上,推广生物质成型燃料、地热、太阳能热利用、地源热泵等新型供暖方式,减少城市燃煤量。全市主城区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煤炭经营场所和居民蜂窝煤用户实现“三个清零”。制定煤炭消费总量持续削减管理办法,严格控制新增燃煤量。

  抑尘:严格控制各类城市扬尘污染。加强施工工地、混凝土搅拌站等重点区域的扬尘管理和防治,中心城区60%以上建筑工地安装视频监控设施;严格落实湿法作业和所有建设项目100%防尘措施。年底前城市建成区主要车行道机扫率达到90%以上。

  减排:继续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加快“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步伐,确保年内淘汰1.5万辆;严格实施黄标车和无标车限行、禁行制度。今年新增1.1万辆清洁能源机动车,投放公共自行车1万辆,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实现主城区全覆盖。保留的燃煤锅炉全面完成脱硫、脱硝、除尘烟气综合治理;完成2家4台热电企业超低排放改造。

  禁燃:有效遏制秸秆、垃圾、树叶焚烧和露天烧烤、餐饮油烟等面源污染。

  董军说,今年将继续实施秦岭生态保护、“八水润西安”、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年内新增城市绿地6350亩,生态水面2800亩,新增城市绿地面积400万平方米,造林7.5万亩。

  另外,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透露,今年起,陕西启动了燃煤火电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他举例说,华能铜川照金电厂就在燃煤发电超低排放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排放甚至低于燃气。今后3年内,关中地区要推广这项技术,实现燃煤火电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