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重组新光明集团成大米巨无霸

13.05.2015  11:06


  金龙鱼登上中国食用油销量冠军的宝座将近20年,“上海市场是最后一个被拿下的,”一位良友集团的人士说,有自豪,也有些许不甘心。

  5月7日,光明集团与良友集团确定联合重组。新的光明集团总资产将超过2000亿元,在国内从事竞争性农产品业务的国有企业中,实力仅次于中粮集团。

  在全国市场,新光明集团还无法挑战金龙鱼,但是在上海主场,新一轮斗法呼之欲出。

   良友—光明组合成大米巨无霸

  整合后,良友—光明综合体在上海大米市场上将占据压倒性优势。上海商情中心发布的2014年度上海消费市场监测数据显示,良友集团旗下的乐惠米业2014年占据30.5%的市场份额,光明米业的市场份额为26.7%,两家合并占据的市场份额接近60%,将远高于运作金龙鱼品牌的益海嘉里13.9%的市场份额。

  良友集团有关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像以前我们都是有壁垒的,在农工商超市是看不到乐惠米的,在我们良友便利店也看不到光明的米,今后这些壁垒可能会放开。所以我们觉得两家集团的合作有利于上海食用农产品资源的整合,也有利于我们两家企业进一步提升行业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

  良友集团在上海将大米份额做到第一,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良友旗下的乐惠虎林大米2011年在上海上市时,凌晨三点钟就有市民排队,由于没想到市民会抢购,有的甚至是囤购,一个人买10袋,原来计划卖一个月,结果一个星期就卖掉了。

  上海人对虎林有感情。虎林位于黑龙江,几乎没什么工业,靠近俄罗斯边境,大量上海知青曾经在虎林下放垦荒,知道当地适合种植水稻,而且少农药、少化肥、少污染,米质非常好。上海搞粮源基地建设,保障大米供应,虎林是首选之一,现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当年亲自带队落实虎林基地项目。

  获得多方支持的虎林基地让良友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中间费用包括物流成本被压得很低。良友方面有关人士介绍,稻谷从基地收购上来以后,或者在当地加工,或者运到上海来加工,铁路线包括铁路站台,从东北到上海都是直接对接的,收购上来后直接上火车运到上海米厂加工,完全是一条线,不用再中转,不需要第三方,包括益海嘉里等企业都没有这样的竞争优势。

  因为有成本优势,良友大米的售价显著低于金龙鱼产品。以上海某联华超市为例,乐惠虎林东北大米10公斤装售价54.8元,单价约为每斤2.7元;金龙鱼东北大米最低销售单价每斤3元左右,高出良友10%左右。

   各有绝招

  良友的大米成本低,售价也低,产品的溢价能力要低于金龙鱼等竞争对手。

  良友集团的大米、食用油等产品,基本不打广告;在促销推广上,也投入较少。这与良友的定位有关,良友集团的存在,首先是保证上海粮食的供应,即“保供稳价”,保障上海的粮油供应、稳定价格,避免市场出现抢粮的局面,这一基本定位决定了利润不是良友集团的第一目标。

  尽管虎林大米品质不错,由于品牌营销上无所作为,良友在市场上主要是靠低价赢得市场份额,利润表现自然也不理想。

  2013年,良友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17.2亿元,总成本则达到128.1亿元,营业利润亏损约11亿元。大米业务是良友的主要收入来源,营业利润亏损,折射了市场份额第一的名头虽然响亮,实际好处却并不多。

  良友与光明合并后,在上海中低端市场占据压倒性优势,对利润率高的粮油产品,有关人士表示,良友也希望能够有所作为。市场人士则认为,这要看新光明能不能像金龙鱼那样贴钱去做市场营销。

  在市场推广方面,金龙鱼可以投入重金,将超市货架的一个排面都拿下来,产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述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良友的产品没有这笔投入,只能搁在不显眼的角落里。未来上海的大米市场,可能会出现良友与光明销售规模最大,但是金龙鱼等占据中高端市场,双方相持缠斗。

   海狮如何抗衡金龙鱼

  2014年,良友旗下海狮油脂公司的主营收入为23亿元,约占良友集团总收入的10%,与大米相比,食用油业务已经成为配角。

  在上海食用油市场,海狮占有19.8%的份额,位居第二,第一名是益海嘉里,其旗下的金龙鱼、欧丽薇兰、元宝合计拥有32%的份额。

  有关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良友仍然有实力与金龙鱼抗衡,不过现在不是时候。他说:“现在整个行业都在亏钱,规模越大亏钱越多,在整个行业都亏钱的情况下你盲目扩张,意味着你亏更多的钱,我们没那么大实力去亏。

  有消息称,2014年,国内大豆压榨全行业亏损200亿元。良友集团大豆年加工能力93万吨,每年实际加工约60万吨大豆。上述人士说,去年行业性亏损,一个原因是整体大豆压榨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下滑;另一方面,大豆融资贸易大行其道,主要使用国内资金的企业成本过高,处境艰难。

  良友集团有关人士说:“国外贷款利率比较低,国内比较高,有些企业就利用国外资金比如1%的利率去贷款进口大豆,买到国内以后变现,拿到钱后因为可以开远期信用证,可以在国内投资、理财,现在国内搞P2P贷款10个点的收益总归是有的,资金使用成本只有1%,就赚了9个点,哪怕在大豆上亏3个点,也还是赚的。加工企业碰到这个问题除非你也这么做,否则难以解决。我们发现要做这个事情必须把国际融资问题解决,如果还是用国内的融资去买大豆加工的话,肯定输给他们。所以我们在香港地区建立融资平台,和自贸区的融资平台打通,今后可以用国外利率较低的资金来做这个贸易,把成本降低。

  在大豆压榨领域,益海嘉里每年加工量超过1000万吨,“比大”此路不通,良友方面也在琢磨在一些小而专的领域下功夫。良友方面人士称,以葵花籽油为例,中国现在从乌克兰进口葵花籽油已经占很大的比例,良友有考虑在乌克兰建一个基地,但是物流等问题需要慎重对待。

  上述人士称,在食用油市场,良友首先是要生存下来,需要发展其他比较好的一些产业来支撑这个产业,以后再翻身也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