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车路权难保障 市民呼吁加快专用道建设

18.05.2015  10:37

  西安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行,成为西安这座城市值得市民骄傲的事情之一,但不少公共自行车也屡屡遭受无意或是恶意的损坏。本报呼吁市民朋友:“善待”公共自行车,使用不当时如需要报修、发现不文明行为,请及时联系公共自行车公司,别让方便百万市民的公共自行车“受伤”。

   恶意损坏每天都在发生

  昨日中午,在朱雀门里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记者看到,3辆公共自行车的车架上有不同程度的划痕,多处掉漆,还有1辆自行车的脚蹬变形、1辆自行车前叉变形。

  在科技路一个小区出口处,一名男子直接骑着公共自行车从三层台阶上直接冲下来。这样不仅危险,还加快了零部件的损坏,轮胎尤其受伤。一年半来,像这样的无意或者恶意损坏,每天都在发生。

  记者了解到,目前西安公共自行车公司共有8个特级站和1个保修厂,为全市3万多辆公共自行车保驾护航。在西安8大特级站之一的未央特级站,不仅有6个“小修巡查”员,在服务站点巡回检查螺丝松动、轮胎补气等自行车“小病”,而且特级站的维修场站里,还有维修工每天修理40辆拉回场站的“大病”自行车,每月粗估超千辆。至于那些“重伤”自行车,就会拉回保修厂进行大修。

  据统计,仅4月份,保修厂维修“重伤”自行车共712辆。车轮胎损坏占维修总数的49.3%,脚蹬损坏数量占总数14%,鞍座损坏数量占7.2%,存在个别丢失及人为划伤鞍座等情况。此外,刹线损坏、车筐丢失、车铃损坏等情况也比比皆是。

   自行车轮胎鞍座最容易受伤

  “每天修的轮胎最多。”未央特级站维修工段海潮告诉记者,这大多是由于市民不爱护自行车,直接从台阶等高处冲下来,对轮胎损伤很大。还有在骑行中扎玻璃、钉子等物件造成轮胎漏气。更有甚者,还有市民恶意损坏自行车,拿刀子等尖锐利器挨个划坏车胎。“进场维修的车子,85%都是因为轮胎。”未央特级站负责人惠楷估算。

  除了轮胎,公共自行车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还有鞍座。座子主要是遭到恶意损坏,经常能见到,有人在上面戳个洞,有人划几道,前一阵竟有人直接将座子划成个“”字。惠楷说,还有人将座子直接拆下来拿走了。“车座十分影响公共自行车的美观,一旦座子受损,就只能进行更换”。

  其实,自行车车身上各个部件都曾出现过问题。车轮,曾被市民带回家,重新换个其他车轮。车铃,也经常被市民“顺手牵羊”。还有车筐,有时会见到市民将孩子放在车筐里骑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站点“电子眼”24小时监控

  在这里,要提醒那些破坏自行车的人,西安所有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都安装有24小时“电子眼”监控设备,同时,能够借车的公交卡是经过升级注册的,都可在系统中查到身份证信息,各个片区的巡检员全天候不定时进行巡查。

  公共自行车属于公共财产。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如果对其故意损坏,损坏价值5000元以下的将进行治安行政处罚;5000元以上的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以非法占有公共自行车为目的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占有财物价值2000元以上的可构成刑事立案。

  惠楷表示:“无意损坏和恶意损坏是两个赔偿标准,希望市民都能善待为市民服务的自行车。”同时,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车有八不准:不准骑在锁止架上的自行车休息玩耍;不准在站点停放其他车辆;不准用自行车筐载带小孩;不准未成年人使用自行车;不准加锁私占公共自行车;不准骑行自行车郊游进山;不准拆卸破坏设备及车辆;不准在站点周围摆摊设点。

   呼吁

  市民发现有不文明行为,或是骑行中使用不当,需要报修的,都可以拨打公共自行车热线965318,同时,每个站点也贴有站点管理员电话,可以及时取得联系。

   骑着骑着就“找不到路”了

  市民建议加快“公共自行车专用道”建设

  记者近日在我市体验公共自行车的骑行状态,发现自行车路权难以保障,车道设置也不连续。对此,不少市民呼吁加快“自行车专用道”建设。

   体验

  自行车“路权”难保证

  昨日下午2时,记者骑着一辆公共自行车从玫瑰大楼出发,沿路较为顺畅。可当从劳动路转盘进入友谊路后,非机动车道上却频频遇到障碍,先是因为市政管网施工,拐进机动车道,在“车海”中左右穿插。

  随后在西工大附近的人人乐超市附近,不少机动车直接停在非机动车道上,非机动车道一下子变成了“停车位”。记者“无路可走”,只能骑车又拐进机动车道。

  随后,记者又借一辆车从互助路立交出发,目的地为端履门。一路上非机动车道时有时无,在互助路,自行车和公交车道共用一道,骑车者避之不及,十分危险。在柿园路一段,设置着隔离护栏和非机动车道,没有私家车乱停乱放,沿途很顺畅。而到了东门附近,又出现非机动车道断线的情况,东大街至端履门一线情况良好。

  “我很乐意骑公共自行车出门,但是骑着骑着,就发现没有你的道了。”从公共自行车系统启用之初,就一直骑公共自行车出行的郭先生告诉记者,以他骑车的经验,城区南北中轴线及主干道都设置有非机动车道,而市区很多非主干道都没有非机动车道。

  郭先生说,车道设置反映了一个城市对交通的态度,西安市自行车道设置的最大问题在于忽略了自行车路权,车道设置不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