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三创”服务平台 推动咸阳妇女工作再上新台阶

24.09.2014  10:43

2014年以来,咸阳市妇联积极发挥优势,紧紧围绕“创业、创优、创新”,进一步筑牢服务妇女群众平台,结合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妇女工作再上新台阶。

创妇女发展之业。 咸阳市现有专业合作社2946个,其中妇女牵头成立的专业合作社290个,会员约5260多人,辐射带动妇女6万多人。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妇女手工艺品产业的扶持力度,今年三八前夕,市妇联在礼泉县袁家村成立了咸阳市妇女手工艺品展销部——“大秦女红坊”,从此,标志着咸阳妇女手工艺品发展从单打独斗迈进了市场管理、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新阶段。截止目前,咸阳市妇女手工艺品产业吸引了亚美尼亚共和国代表团、法国妇女代表团前来考察学习,更加增强了咸阳市妇女手工艺品产业的影响力。湖北省十堰市“七夕绣娘”手工制品大赛之际,专门邀请咸阳妇联组团参展交流,咸阳妇女近百幅手工艺品得到了邻省群众的高度赞扬。

创妇女服务之优。 充分发挥妇联系统四级信访网络作用,联合司法局成立了咸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妇联工作站,为来访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办理法律援助宣传等。联合民政局在全市县级救助站成立了“红雨伞妇女之家”,切实加大对家庭暴力受害妇女儿童的保护力度。咸阳市妇联面向社会招募了一批热心妇女维权工作,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婚姻家庭学知识的专业人士组成妇女儿童维权志愿者队伍,召开了维权骨干志愿者能力建设培训班,共计130余人参加了培训,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妇女维权的氛围。积极争取市上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市委市政府两办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指导意见》,使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按照“一县一亮点”的创新思路,在秦都区试点“爱心家语”维权工作室;在武功县推广妇女信访代理工作制度;在彬县完成了失独家庭救助全覆盖,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联动机制;在三原县推行贫困女生扶贫助学计划;在长武县助推农村“两癌”妇女救助全覆盖工程。

创妇女工作之新。 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在市县两级妇联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和谐型“五型”妇联组织活动。今年,咸阳市妇联在企、事业单位新发展和成立妇委会6家,在彬县率先挂牌成立了咸阳市首家“流动妇女之家”,为在彬务工、创业的流动妇女提供维权、就业、健康、信息等服务。据统计,全市在2767个村(社区)、65家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健全了“妇女之家”,建成省、市“妇女之家”示范点479个,精品点78个。开展了“咸阳最美女性”评选表彰活动。经过层层严格审查遴选,评选出了117名“咸阳最美女性”,并对各行业的15名杰出代表授予咸阳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在咸阳电视台、咸阳日报、中国咸阳门户网站、咸阳妇女网设专题栏目播放“咸阳最美女性”专题片,隆重举行了“咸阳最美女性”颁奖典礼。开展寻找咸阳最美家庭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发现“最美家庭”150余户,在全国百名“最美家庭”表彰大会上,陕西省3户家庭上榜,其中我市呼秀珍、范秀莲2户家庭分别获得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并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同志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