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多措并举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28.04.2015  17:46

今年是勉县创建流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县的关键之年,勉县妇儿工委积极发挥协调引导作用,将留守儿童关爱、志愿结对帮扶、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等有机结合,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常态化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他们树立理想、享受亲情、健康成长,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专题培训提高关爱深度。 4月14日,县妇联邀请三位家庭教育专家为勉县杨家山小学师生开展“儿童成长家园”专题培训。活动中,王国琪、雨琼、张勇三位专家从“儿童成长中的权力保护与工作素养”、“儿童成长中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儿童成长与有效学习”角度分别对到会的县、镇、村妇联干部、部分少先队辅导员和学生家长进行了专业指导,渊博的知识、生动的事例让全体与会人员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工作奠定基础,让大家受益匪浅。

多彩活动拓展关爱宽度。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县教体局指导各校利用清明节、儿童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积极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歌咏“美德少年”等主题实践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健康阳光的心理品质。积极组织开展道德讲堂、经典诵读、才艺展演等多彩活动,丰富课余生活、陶冶高尚情操、弘扬传统美德。勉阳小学,青羊驿小学等教师利用放学闲暇,带领住宿的留守儿童亲近自然,搜寻五彩缤纷的树叶,指导制作精美的叶贴画。童趣和梦想在巧手中展现,关爱和呵护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田。勉阳镇中心小学少队部联合镇团委,每年定期开展“书信传情”关爱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将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笺寄给远在他乡的父母,也寄去了对亲人的祝福和思念。各乡村少年宫也纷纷利用节假日开设音乐、舞蹈、书画等艺术文体项目,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孩子兴趣、提升素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结对帮扶延伸关爱广度。 通过家访、慰问等方式,组织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定期上门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签定监护责任书,明确家长、监护人的职责任务,组织留守儿童参加法制和安全教育讲座,提高留守儿童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教体局、县妇联、团县委等部门和志愿者、社会爱心团体广泛开展“微心愿”和捐助活动,搭建社会救助桥梁,拓宽爱心救助渠道,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大环境。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壮大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心理健康讲座和网络远程培训,提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扎实开展鲜活生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孩子营造开快乐健康的成长氛围。

构建网络强化关爱力度。 按照“学校主导、班级兜底、教师帮扶”原则,制定详实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督促学校以班主任家访、科任教师联访的形式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全面了解基本情况,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联系手册和结对帮扶联系名单,并不断更新、完善留守儿童信息库。要求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儿童谈心会,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情感动态,指导化解思想矛盾。建立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给留守儿童配备“爱心家长”,“爱心伙伴”,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建立班级qq群平台,召开留守儿童父母“网络家长会”,及时沟通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留守儿童也可参与进来,让家长和孩子“面对面”交流,通过父母的关爱消除孩子心中的阴霾。以政府为保障、学校为重点、家庭为核心、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立体教育网络,构筑起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