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华胥文化论坛在西安举办 在华胥探寻民族之根

10.03.2016  17:09

  “我们更需要从源头性的典籍等入手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而不应该直接从现代人的诠释中去追寻。因为现代人的诠释已经很难把握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了。”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教授在3月9日举行的首届华胥文化论坛上说,“人文精神是我们现实社会迫切需要的一种精神。”首届华胥文化论坛在西安举行,北京大学陆地教授、中国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东晨、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杨琳等百余位国内知名文化、历史、考古、经济及产业专家参加了论坛并各自发表了观点。与会专家建议在华胥文化研究成果基础上应更进一步,再现华胥氏的伟大功绩及华胥文化的深远影响,通过有形的文化产业和产品为海内外华夏儿女连接起追寻华胥文化始祖的通道,凝聚所有炎黄子孙的力量。

   华胥氏故里最应该在蓝田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曹定云教授在论坛上交流发言时,专门让工作人员一帧帧展示自己带来的幻灯片。“华胥氏和华山这些华字从哪里来的,实际上是从桃花等蔷薇科花朵中来的,我们的祖先曾经以这些花朵里的花蕾为图腾。这样崇拜就是希望人的出生和生活物资的生产能像花朵一样年年延续,年年盛开。我们考古中已经在史前文物中出现了很多花朵图案,原因就在此。所以华字是有根源的,是从华胥氏那里流传下来的,所以说到华夏儿女子孙,我们要知道华胥氏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对于蓝田华胥陵和周边的保护以及考古研究,曹定云教授认为要更为深入。

  中国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东晨作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筹建处办公室负责人,对半坡文化以及史前华胥氏等影史也有深入研究。他在自己的《论中华始祖母华胥氏的重要地位和事迹》中立论道:“论多元华胥氏故里和陵地之说中应以蓝田县为确”。

  杨东晨从华胥氏族部落的迁徙和事迹影史、华胥氏的后裔及其踪迹两条线索,抽丝剥茧、层层论证,认为在涉及9省15处生地和2处陵地的华胥氏文化现象中,能够顺理成章地得出“华胥氏故里及陵地在蓝田”的结论。

  “蓝田是中华始祖母华胥氏的故里和陵地,也是华胥之子伏羲、女儿女娲的迁居地,伏羲和女娲后裔尊卢氏的陵地。加之还有三皇庙和其它遗迹的传说和实物建设,也都印证了口口相传影史的由来,这些证据在国内其他传说之地中是别无仅有的。

  杨东晨呼吁要进一步重视对蓝田的华胥文化研究,成立相应的机构和社团组织,协调力量倾斜资源建造华胥陵、华胥庙,并应该建立华胥文化园作为华夏文化的圣地。

   华胥氏之后氏族更趋进步

  在宗法制社会确立之后,婚姻有了姓氏之别,《白虎通义·姓名》中写道:“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同姓不得相娶者,皆为重人伦也。”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中也记载:“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婚姻形态发展伴随着华夏民族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

  中华全国新闻协会理事、中国第六届韬奋文学奖获得者郭兴文,将研究的方向置于“华夏民族社会婚姻制度变迁”上,“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群婚制’到‘对偶婚’、从‘族内婚’到‘族外婚’,婚姻关系变化决定了社会形态的变迁。华胥氏是母系氏族时代全盛时的标志,而伏羲则是父系氏族时代的肇始者和奠基者。

  郭兴文研究认为,伏羲与女娲之种兄妹同班辈的对偶婚,属于族内婚的“内婚制”,尽管从后世的伦理观念看来似乎不符合伦理,但却是一种人类历史伟大进步的标志,标志着男女婚姻“血缘家族”形成,克服了原始社会最原始的杂交“群婚制”,也克服了 “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原始混沌状态。

   华胥氏是民族繁衍生息之根

  首届华胥文化论坛聚集了众多华胥研究的重量级专家学者,学术水准极高。论坛上不仅有华胥文化和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学术表述,也有对推动华胥文化研究和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实际作用和重大意义。

  与会学者专家在为期一天的论坛上,也阐述了华胥文化研究对探索华夏文明脉络的重要价值,并认为纪念和研究华胥氏不仅是凝聚所有华夏儿女的焦点,也是对文化发展进行总体战略性思考的关键,更是追溯华夏精神起源的重大课题。

  梁启超云:“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与会专家学者们多认为,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形成,必须把握住华胥氏是民族繁衍生息之根、黄帝是民族精神之根这两条脉胳,不断汲取新的考古和学术成果,逐步厘清神话与传说中的虚妄成分,还原影史,使与华胥氏等相关的历史文化类问题研究更趋可信。

  “重现华胥陵的巍峨壮观,恢复上古华胥国的特征,展现华夏儿女勃勃生机。增加华胥国学推广和弘扬,聚集海内外炎黄子孙合力凝聚中华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爆发力。这不但是响应党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也是助力一路一带宏大事业的有力抓手之一。”陕西华胥文化论坛发起人、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奇在论坛致辞时说,“华人一心,炎黄一脉,我们都是华夏儿女,华胥氏的子孙,都有着相同的基因和温良谦恭、坚忍自强的秉性。因此华夏儿女应该同心同德,共同感恩华胥氏的伟大功德,共同弘扬民族精神。

  首届华胥文化论坛由中传财富文化研究院总策划,蓝田县人民政府、华胥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东方华夏遗产保护中心与陕西华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承办。华胥文化论坛是传统龙头节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华胥文化研究和发展的重要举措。3月9日的全天首届华胥文化论坛中,中国华胥文化研究中心也宣布在西安正式成立,楼宇烈教授、曹定云教授等2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获得首批专家聘书,来海内外500余位嘉宾和代表聆听了本届论坛。

编辑:白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