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看关中:打造丝路经济带上最强城镇群
秦川机床通过科技创新,研制出包括锥齿轮加工机床、机器人关节等一批先进装备。
省长娄勤俭为铜川创新发展“支招”,要围绕结构调整、红色旅游等方面做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典范。
由西安光机所研制的红外探测芯片成果展示。
“全省的发展,关中各市要起到支撑带动作用,关中几个市的经济占到我们全省总量基本一半以上,要保持良好发展的态势,为全省经济提升作出贡献。”1月24日,在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宝鸡代表团全团会议上,省人大代表、省委书记赵正永说到。
事实上,围绕关中未来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绘制了蓝图。报告中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实施关中协同创新、把关中打造成全国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策源地。“协同创新”将关中五市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关中城市群竞争力。
宝鸡: 7个创新“看得见、有实效”
作为陕西省工业大市,宝鸡拥有石油装备,钛及钛合金,汽车及零部件等一批优势产业,但作为关中城镇群中的副中心城市,如何在继续做大做强传统优势工业的基础上,开拓工业发展新领域,备受代表们的关注。
两会上,秦川机床集团董事长龙兴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写下“关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关键零部件和元器件,陕西应该能够实现规模化、产业化。”
之所以这样写,龙兴元是有信心的。秦川机床通过自主研发,攻克工业机器人四大关键技术之一的关节重复定位,让工业机器人实现国产化又迈前一步,而打破日本、德国企业长期垄断的这项技术壁垒后,年产6000台的小批量也为企业增收创造了新的途径。
包括秦川机床在内,一批宝鸡企业通过创新升级,开拓工业发展新领域,抓住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无论是投入亿元技改打造高端产品向海外要效益的昌荣纺织,还是进行研发攻关,为客户量身打造签下阿联酋65亿元出口大单的中石油宝鸡石油机械公司。发挥工业创新已成为宝鸡转型发展的一大特点。
“统筹科技、产业、企业、市场、产品、业态、管理7个创新,使创新工作有项目、有抓手。看得见、有实效。” 宝鸡市代市长惠进才说,创新是发展第一推动力,未来五年,宝鸡还将围绕新能源汽车、钛产业全国创新中心等将宝鸡建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承载基地。
西安:打造陕西追赶超越的“总引擎”
与宝鸡不同,大西安作为关中城市群核心,具有引领作用。对此,省人大代表、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西安代表团全团会议上做了表态:“围绕落实创新这个第一要求,发挥西安科教优势,全力推进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高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说起科教优势,西安当仁不让。据了解,西安高新区聚集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与技术中心200余个,有30多个为国家级。从业人员中博士硕士有4.3万人,仅2014年,高新区专利申请量超过3万件。
如何将科教优势就地转化成产业优势,让产业优势带来经济效益,正是对成果转化的具体要求,而在这一方面,西安光机所探索出了自己的模式。
光机所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探索“顶尖的领军人才、成熟的创新技术、专业的天使资本、贴身的孵化服务”四位一体模式,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中形成了人才和产业良性互动的局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特别提到,要选择30家科研院所复制推广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模式,并支持所有在陕院士与高校共建实验室或研究室,加快培育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主体。
省人大代表、西安市代市长上官吉庆在谈及西安发展规划时,提出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有两点涉及创新。“要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打造追赶超越“总引擎”,要聚焦高端优质方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关中协同:一体化打造丝路经济带最强城镇群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以大西安为核心,宝鸡为副中心的定位,实现西铜、西渭等一体化发展,打造丝路经济带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关中城镇群。正是体现关中协同创新的另一要求。
会上,就如何立足创新谋发展,省人大代表、陕煤化彬长矿业集团党委书记李厚志认为,陕西要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科技创新要首当其冲。
他表示,近几年彬长矿业通过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技术攻关等,充分发挥科技在生产降本、管理提效、工艺升级、发展转型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促进企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而渭南市市长李明远则称,接下来渭南的发展,会围绕发展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大力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加强与西安高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作为资源枯竭性城市,如何也在创新中求生存、谋发展,在今年“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省长娄勤俭还专门为铜川“支招”。
他指出,铜川要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谋发展,按照“四化同步”要求统筹推进结构调整、移民搬迁、精准扶贫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医药养生、红色旅游、食品加工等后续产业,努力走在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前列。
对于创新发展,刚刚过去的2015年,无论是咸阳通过拓展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工业转型,用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还是铜川利用全国资源型可持续发展的试点城市发展机遇,对煤炭、水泥、铝、陶瓷等传统产业技术落后,效益低下问题,加大科技创新,在转型中求发展质量,在升级上谋发展空间;或是渭南积极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推进农业的品牌化,使渭南成为西部现代农业先行区等,都是对创新转型的最好尝试,对关中协同发展的最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