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年人口预计超130万 社区提供助餐助浴等服务

04.01.2016  12:14

  统计数据显示,南京近年婴儿出生率平均每年是7.8‰,按照目前668万户籍人口计算,每年约有5300名婴儿出生。而作为在全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的城市,南京的老龄化率实际高达23%。这是扬子晚报记者昨天从南京市民政局独家了解到的。

每百名南京人中超过23个是老人

记者从南京市老龄工作部门了解到,目前全市老年人口的准确数据还是2014年底的125万人,如依据每年四五万人步入老年概率计算,南京市实际老年人口预计超过130万人。也就是说,100个市民中有超过23个是老人。根据全市平均每年婴儿出生率7.8‰计算,如果在街上看到3个老人,对应就只有两个孩子。

一组数据还透露了南京老年人口较高的生活质量:南京市民的平均预期寿命为81.7岁,其中男性79.6岁,女性83.9岁,长寿率位列全国其他城市前列。不容乐观的数据则是:截至目前,全市0—14岁的青少年只有80万人,不到老年人口的2/3。

相关联的数据还有,南京市适婚的青年人,平均初婚年龄也第一次推迟到30岁,其中男性初婚为30.1岁,女性初婚为31.2岁。据悉,该数据也是江苏省城市中最高的,并领先全国其他城市。

全市1255个社区,3成须提供助餐

南京市民政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2015年,全市民政突出了养老工作的权重,依照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技术为辅助的养老体系。

南京今年将从老人最关心的七个方面强化“养老”:为3万名符合条件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助餐服务覆盖全市1255个社区中的30%即400多个社区和村委会,不少于10万人次,助浴服务不少于5000人次;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40张,建成300个医养融合型、150个市AAA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比率55%,养老机构民营化率75%(公办机构民营化率50%),护理员持证上岗率95%;培训2000名养老管理服务人员;建成面向全市的老年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万名老年人评估养老活动等。今年起,玄武区等还为8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尊老金。

社区助餐点借助专业社会组织和餐饮企业,联合社区平台,试运行两年多来,解决了老人在家门口吃饭的难题,目前全市有近300家正常运行的助餐点,全市有180万人次老人实现就餐。在第一批助餐点上,老人持市民卡可以刷卡就餐,市养老平台可以获得数据,并对餐饮企业和社会组织予以奖励。后续助餐点目前正在与市民卡公司接驳,老人很快就可以全面刷卡就餐。

养老院或卫生中心可刷卡看病

针对95%以上选择在家养老的老人,也即119万以社区为背景安度晚年的老人,政府投资建设的社区服务中心,其中40%必须拿出来免费供老人使用。去年起试点的社区助餐点、助浴服务等尝试,就首先动用了这些用房。对于少数失能半失能入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将突破部门壁垒,让老人在机构就可以刷卡看病取药。据介绍,目前南京市养老体系与医疗卫生体系对接后实现“医养融合”的机构有200家以上,在养老院看病或在隔壁、附近卫生服务中心等看病刷卡的养老机构,已经占总数的70%。目前已探索出的机构养老有4种运营模式,为老人入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公办民营,公租民营,公建民营,公助民营,就是政府相关部门把财政资金建设好的养老机构,交付给市场专业养老人员管理运营,政府在继续提供公共服务外跟踪监管,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此外,政府和社区资源不够的,动员社会为老服务能量介入。据透露,今年市民政部门将牵头成立市一级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全市200多个专业养老服务组织和机构招致麾下,同时招募有专业背景的养老社会组织投入服务,政府以购买形式支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