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县妇联六项举措扎实推进家庭教育工作

19.09.2014  19:03

近年来,南郑县妇联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全县家庭教育工作的组织机制进一步健全、家教科学知识普及率有了新提升、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家长学校建设呈现出多元办学、特色办学、现代化办学的新趋势、形成了“城乡互动、亲子互动,家长互动”的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新模式,社区家庭教育、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全县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家教工作合力。

1、积极开展“家长学校”创建工作。 县妇联联合县教体局、文明办等单位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创建“家长学校”工作,成立了“南郑县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指导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加强对家长学校的管理,提高全县家庭教育工作水平。先后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家长学校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转发《陕西省家长学校管理考核评估办法》的通知”、“关于命名县级示范家长学校的决定”、“关于印发《南郑县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等重要文件,在全县开展创建示范家长学校活动,每年创建8—10所。截止目前,全县113所中小学校已全部创建了家长学校;89所幼儿园创建了家长学校64所。创建省级示范家长学校12所,市级家长学校20所,县级示范家长学校30所。

2、开展“青春堡垒·关爱女孩行动青春期安全教育大讲堂”活动。 针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性侵幼女案件不断发生的状况,为了加强对农村留守女孩的安全教育,从去年9月开始,南郑妇联联合县综治办、教体局、卫生局、法院、计生局、关工委等部门在全县中小学校巡回开展了“青春堡垒·关爱女孩行动”青春期安全教育大讲堂活动,先后邀请6名市县资深专家老师,深入我县湘水、红庙、濂水、大河坎等4个镇8所县直、乡镇中小学校巡回开展报告宣讲17场次,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生、学生家长、镇村干部达8000余人。还向各学校捐赠了“青春堡垒”关爱工程系列图书5000余册,印发各类宣传资料、调查表等8000余份。计划三年内达到活动全覆盖。

3、邀请省市家教专家来我县开展“家庭教育”活动。 为了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积极弘扬良好的“家教家风”,今年“六一”前夕,邀请到省家研会知名专家张勇,为县直机关干部家长、学生家长代表举办“做智慧父母、树健全人格”儿童家庭教育报告会,受到机关干部家长的好评。同时,邀请到省家研会的三名专家深入到实施“留守儿童成长家园”的项目单位—— 新集镇中心小学和协税镇上街村“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进行“成长动力训练”和对留守儿童家长、项目实施工作人员、老师开展“儿童家庭教育知识讲座”。

4、依托村“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在全县发出“牵手留守儿童,争当爱心家长”的倡议,广泛征集“爱心妈妈”、“爱心家长”。依托村“妇女之家”、“留守儿童之家”通过“一助一”结对,对留守儿童进行物质上的帮扶和情感心灵上的慰藉,教育儿童健康成长。尤其在每年“三八”、“六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和开学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关心关爱帮扶活动。为留守儿童、贫困儿童送去“妈妈”般的关爱和问候。

5、开通网络家长学校。 网络家长学校是信息化时代家长学校办学形式的创新。在县妇联和县教体局的大力倡导下,全县平川中小学校基本上都开通了“校讯通掌上家教”手机短信服务活动,通过手机短信、彩信、QQ、微信等现代信息手段与家长沟通交流,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和最新的家教理念。有条件的学校还开办有家庭教育网站。与此同时,南郑妇联还联合县卫生局、计生局、教体局、司法局等部门在“南郑有线电视台”、“南郑广播电台”不定期的开办了“幼儿卫生保健”、“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家庭教育”、“儿童自我保护及安全知识教育”等栏目,向儿童及家长传播家庭教育相关知识。

6、积极实施“心系妇儿—家庭教育空中课堂”公益项目。 通过《中国妇幼》手机报向全县0—6岁的“孕产妇家庭”和“儿童家庭”传播营养健康、道德情操、心理素养、智力体能等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目前,市妇联下达我县的8000个名额任务已全部分解到22个镇和县教体局、卫生局,正在进行项目宣传和报名工作。通过开办“空中课堂”、“掌上家教”等网络家庭教育,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弘扬良好的“家风家教”,努力营造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