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重大科技专项支撑泾渭茯茶在技术上取得新突破

16.02.2015  17:11

        由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承担的咸阳市2012年市级科技重大项目《陕南夏秋毛茶加工茯砖茶工艺关键技术研究》,该研究对传统茯砖茶加工的原料、工艺进行了创新,利用陕南夏秋茶原料,通过科学拼配、优选菌株、改善渥堆发酵工艺和茯砖茶加工条件等,缩短了“发花”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中冠突散囊菌数量超过了3.5×105cfu/g,提升了产品品质。研发出茯砖茶标准化生产工艺流程,解决了传统茯砖茶生产周期长、“发花”不稳定、杂菌污染率高、产品质量不易控制、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从整体上提升我国茯砖茶的加工规模与水平,带动有机茶产业的发展,建成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茯砖茶生产线,有效提升了传统茯砖茶加工技术水平。获授权专利10件,项目实施单位通过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体系认证。成功实施有效解决了陕南茶区大量夏秋茶资源弃采的问题,实现了茶叶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高了茶园单产,增加了茶农收入,带动了我省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解决了高活力菌株的筛选,陈化速度的控制,杂菌生长控制,渥堆原料品质的控制,发花稳定性等关键技术。茯砖茶品质的变化过程其实就是冠突散囊菌利用茶叶中物质进行代谢转化的过程。正是这种特殊菌体的存在影响了茯砖茶的生化成分和香气成分,使得茯砖茶形成了独特的品质和风味,所以发花稳定性也间接决定了茯茶质量。项目采取一定措施加强发花控制,使发花过程始终处于可控状态;通过高活力菌株的培养增加了毛茶中冠突散囊菌的数量,从而增加发花的数量,缩短发花时间。
        《陕西省2008-2012年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打造“茯茶”这一传统品牌,并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引导支持茯茶产业发展。《咸阳茯茶产业发展规划(2013-2017)》中指出,在这5年当中,大力发展咸阳茯茶产业,实现年产茶叶5万吨,综合产值50亿元的目标。喝茶已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预计到2016年,我国茶业市场规模将增长到700亿元左右,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成长潜力。从国际需求来看,茯砖茶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传统货品具有先天优势,项目产品以其独特的风味与良好的营养保健功效必将走出秦川、跨出国门、迈向世界,进一步满足我省对外开放的需要,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添砖加瓦。茯砖茶长时间的作为边销茶而存在,但是其特有的保健功效也逐渐被现代人所了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茶叶市场的发展,新的茯茶消费群体逐渐形成,因茯茶能有效的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且对胃的刺激性较小,对于一些老年人和饮食结构失去平衡的消费者来说,茯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茯茶项目每年可消耗农民弃采的茶叶5000吨,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0080.00万元。吸纳本地剩余劳动力195人,年新增职工工资及福利收入400.14万元,有利于缓解因就业率低而导致的社会问题,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并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咸阳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