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叫板中餐馆 是认真还是职业病?

14.12.2014  13:58

  “哈佛教授摊上事了”,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一名副教授本·埃德尔曼,为了多收的4美元,死揪着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一家川菜馆的老板不放,除索取赔偿外,还要求餐馆把他的账单打五折,结果这一过火表现遭到网友的一阵狂批,而中餐馆则得到了广泛同情。无奈之下,哈佛教授在网站上发表道歉声明,并表示会当面向中餐馆老板道歉,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美国舆论为何声讨教授

  邢磊:针对这件事情本身来说,在法制健全的美国,哈佛大学副教授本·埃德尔曼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对区区4美元如此大动干戈,实在是“有辱斯文”。

  李明波:这事在中国国内引发的舆论风波并非一边倒。有不少人支持中餐厅老板,也有不少人支持哈佛教授。支持餐厅的人认为,在北美开个小餐厅,付出和所得根本无法成正比,能勉强经营混口吃的都不错了。店里的菜单和网上菜单价格不同,解释后正常人都可以理解的,这怎么能算欺诈?支持哈佛教授的人说,像教授这样的人越多,社会才会在规则之内运行和谐。

  邢磊:不过美国舆论的情况不同,舆论一边倒地支持餐馆老板。即便后来哈佛教授道了歉,可是本地媒体却没放过他。最新甚至爆料称此教授在2010年就以同样恫吓的方式骚扰一家现已结束营业的寿司餐厅。

  王希怡:开句玩笑说,这位教授的做法有点“职业病”。他在哈佛商学院是研究商业谈判和赔偿的,而且一直关注餐饮业滥收费问题。他的较真往好的方面说是法制意识强的表现,但是这事最终闹得以他道歉收场,可以说是他选的“靶子”有问题,4美元这个数字太小了,在美国一些地方单小费就不止这个数。教授虽然占了理,但显得不近人情。

  李明波:确实是,一般情况下美国人是蛮较真的,也会支持凡事认真的人,可是这位商学院教授这次好像运气不佳,跟帖里几乎一边倒地认为他“太过分,小题大做”、“闲得没事找事”。有人甚至说:“就是因为埃德尔曼这样的人让很多人庆幸自己不是从哈佛毕业的,想象一下与这样的人一起坐在大学课堂里。

  李明波:我认为,支持中餐馆的一方是美国社会同情弱者的体现,教授的做法折射了美国社会诚信和法制的重要性。二者其实都很重要,既警示人守法,又让弱势一方感到社会的温暖。

   普通民众更同情弱者

  王希怡:为什么很多美国网民站在中餐馆老板的一方,是因为相较于有学识、有财力的哈佛副教授,一个中餐馆老板显然是弱势的一方,很容易给人副教授仗势欺人的感觉。

  哈佛商学院在美国被贴上了“精英主义”标签,一些普通民众对该校师生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觉得他们养尊处优,不能体会民间疾苦。

  李明波: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北美确实有不少中餐厅的经营不是很规范,很多老板喜欢玩点小聪明。比如说有些餐厅暗自涨价又不及时更新网站报价。此事四川饭馆有错在先,哈佛教授有失风度在后。特别是哈佛教授在邮件中的措辞非常傲慢。

  王希怡:我觉得教授最终选择道歉,主要是迫于舆论压力影响,内心未必真觉得自己不对。网上也有支持他据理力争的人。

  邢磊: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最近在美国引发大骚乱的“弗格森事件”,很多针对其他族群的事件,都很容易被披上“种族歧视”的外衣,所以作为白人精英的副教授本·埃德尔曼就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小矛盾迎来大商机

  邢磊:更有喜感的是,很多人觉得教授这么一闹简直是给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中餐馆做广告。我估摸着,现在这位中餐厅老板睡觉都要笑出声来了。

  王希怡:对于中餐馆老板来说,餐馆知名度大增,很多支持者特地前来光顾表示支持,也算是坏事变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