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见闻》: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23.03.2015  12:01

农历正月初二,一场不期而至的雨雪天气,阻挡不了人们走亲访友的步伐。按照农村传统习俗,这天是走舅家。我也不例外。一大早开车从西安往礼泉老家赶。

县城已是一片过年的景象,在沿街一排排悬挂的大红灯笼的点缀下,不时响起的鞭炮声、商家播放的广告音乐声、汽车的鸣笛声以及各种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往来人们淳朴的笑脸,透露出幸福和喜悦,让人充分感受到家乡县城那种浓浓的年味。早在节前,为了方便,自己在西安超市买了一些礼盒,但由于数量不够,在县城北关副食品批发一条街上决定再买一些。虽然雪花越来越大,但是购买礼品的人群和车流超出了我的想象,来往的车辆和人流将街道堵得十分拥挤:每家商户门前都小山似的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种礼盒:红星软香酥、心太软糕点、银桥奶、达利园小面包、银鹭八宝粥等应有尽有,前来采购礼品的人们有的开着面包车,一大整箱往车上装,开小车的也是各种包装精美的礼盒把车后备箱装的满满的。

我随意走进一家商户准备挑选自己需要的礼盒。旁边同样选购产品的一位中年男子洪亮的问话引起的我的注意:“老板,你这铁盒饼干是啥时候的,我咋看不到生产日期呢?

生产日期就在这印着呢,都是新鲜的。老哥你放心,产品质量没麻哒(问题)。这还能哄你嘛。”商店老板一边回应着一边利索的给中年男子解释。“哈哈,人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刚没看见。过年走亲戚要是给人家送了过期产品,就丢人丢大了。好,这给拿上5盒。”“你年纪大啥?正当年的好时候。”店老板边笑着麻利的取货物一边说道:“老哥,你放心,咱做生意是做良心呢。我要是卖假冒伪劣食品早就让政府给收拾了。”中年男子边掏钱边连连点头:“那是那是。”提着选好的食品礼盒上了路边的面包车缓缓离去。

我边挑东西边和老板随意聊了起来。从老板口中得知,现在人们生活相对富裕,在买食品时不仅仅只关心价格,而且也都开始关注产品质量了。不仅要看商标品牌,也看产地和日期,不比过去,一些在城里销售不了的“山寨货”就向农村转移。他们进货轻易不进一些不太常见的品牌,都是从大厂家批发有名气、质量稳定、老百姓认可程度高的品牌来经营。现在政府监管部门管理也明显比过去严格,经常到店里进行检查,查看货品各种证明和票据,就更不敢经营一些来路不明的食品货物了。“习大大都说了,食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事,谁敢马虎啊!”老板的一句话不禁让买东西的人们都笑了。

看来,不论在大城市还是在小县城,食品安全现在大家都很关注。而在随后的走亲访友中更加深了我的印象:比如,一些在乡村出现的流动售货车卖的食品明显买的人少了,一些小摊小贩卖的粉条、腐竹销路也不畅了,给小孩买小食品也注意看品质了,诸如此类等等。借用我舅舅的话来说:“来路不明的食品,谁都担心。花钱事小,把人吃麻哒就成了大事了。

然而,在与家乡亲朋的交谈中,虽然经过政府监管部门的大力宣传引导,大家现在对食品安全很重视,但对食品安全知识知之甚少,食品安全知识来源更多的是靠相互间的交流、手机和网上一些五花八门的信息,对一些食品安全谣言也缺乏辨别力,有很多食品安全认知上的误区。正如我中学同学所说,“关键咱农民不懂哪些食品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分辨不清啊。”并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这要靠你给咱好好讲讲呢。

而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渴望也给了我很多启迪:要提高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知晓率和覆盖面,仅仅靠在大城市和社区的宣传活动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家小院,多想办法多接地气,用百姓更加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真正让百姓听得懂、看得明、辨得清,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做好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和监管任重道远,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张伟峰)

渭南市开展疫苗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为了进一步规范疫苗流通环节秩序,食品药品监管局
延安市黄龙县扎实开展夜市专项检查
为深入推进全市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飓风行食品药品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