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通过回灌水使地下水位升 倾斜大雁塔被“扶”正

30.10.2014  15:08

  都知道比萨斜塔,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咱们身边的大雁塔也有点斜呢?不是大家眼神出错,而是大雁塔的塔体倾斜,早在康熙年间就有记录。但是从现在开始就不一样了,西安现在已经封停各类自备井2215眼,累计回灌水量已达160余万立方米,使得漏斗中心地下水水位缓慢抬升,倾斜的大雁塔逐渐被“”正。

   多因素造成大雁塔倾斜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随着西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城市饮水问题逐渐突出,大量打井致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使大雁塔等高层建筑出现明显倾斜。上世纪90年代初钟楼大概下降了30厘米,大雁塔从16世纪初发生倾斜,到1991年倾斜度达到了101厘米。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经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测定,塔体各层出现了不均匀形变及沉降的现象,塔顶的倾斜量较震前也发生了0.62毫米的变化,这项数据表明诸如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会对大雁塔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

   今年新建成3个回灌点

  2011年,市政府批准实施《西安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方案》,要求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在全市地下水超采区开展地下水回灌,加快修复地下水环境。目前,市水资源利用技术服务中心已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市委党校、长安大学等全市8处地点建立了9个人工回灌点(其中6个正在运行)。

  西安市水资源利用技术服务中心白技术员说,2009年开始,西安市水务局把大雁塔当做一个试点,在长安大学、省委党校、262厂(大雁塔附近漏斗区),建立了四口回灌井,经过多年努力,大雁塔周边地下水水位抬升达到2-2.1米,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雁塔的倾斜。“回灌水的扩张工作还将继续做下去,每年会新建回灌点,今年就新建了三个回灌点,分别位于西安外事学院和西安工程技术学院。西安市水务局还会跟长安大学合作回灌水试验,希望日后可以解决由于地下水开采带来的地质灾害。

   每年回灌约40万立方米

  “西安市水务局已经回灌了超过160万立方米的水,平均每年回灌40万立方米。”白技术员说,上个世纪90年代大量开采地下水,城区形成了许多地下水降落漏斗,间接地引发了一些地质灾害,包括地面沉降、地裂缝等,自1999年黑河水库修通以后,西安市水务局封停了多个企事业单位的自备井,压采了地下水的开采量,每年压采两亿方左右,让地下水降落漏斗缓慢回升,而回灌水政策是从2009年开始的,是封停自备井的辅助措施。

  那么回灌水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呢?他说,首先西安市水务局要在企事业单位找一些不使用的封停自备井,在附近的自来水管道开口接入钢管,再把钢管接到井口,通过自来水进行回灌。

  目前回灌水已经实现了远程自动化,没有人员在封停井边值班,工作人员只需要在办公室中便可以及时地观测到瞬时流量、水位、水温、回灌量等重要信息。

  文/高姝彤本报记者赵明石喻涵图/本报记者沈继军


编辑: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