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回落引通缩担忧 维稳潜在增长率依靠供给政策
9月CPI跌至1.6%,较8月的2%回落了0.4个百分点,这明显低于市场预期;PPI虽然没有恶化,但表现仍然不是十分“亮眼”,-5.9%的增速并没有改变连续43个月负增长的趋势。
金融危机后,通胀的变化受到更多的关注。2011年之前,一旦CPI走高,经济就容易出现滞涨;2011年以后,一旦CPI走低,对经济下行的担忧就有所增加。那么,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之下,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CPI的波动?
“市场强化心理”和“眼球准则”
9月CPI的回落,确实引起市场对“通缩”的担忧。出现担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强化心理,近期除了债券资产之外的其他资产,几乎都是下跌的,并且汇率和股市还遭遇了大幅震荡,这加重了市场的恐惧之心。
具体来说,市场既相信信息是有效的,又相信信息是不够对称的,由此就会产生这样一个推论:一定有什么因素是不可知但严重影响了市场,这会让人自主联想起“通缩”。但是宏观数据显示的却是,工业增加值在今年一季度快速回落了4%,而进入下半年后工业增加值一直是平稳在6%附近,为何现在“通缩”的担忧远远多于上半年?或许可以这样来解释,上半年快速上涨的“牛市”使市场的想象力爆棚,市场对经济对改革的“脑补”掩盖了经济短期快速下滑这一真相。
第二个原因在于眼球准则。所谓眼球准则,就是市场对标志性事件的关注程度要超过趋势本身。譬如说,美国从开始退出QE起(2013年四季度),人民币汇率已经从6.04贬值到了6.26,但直到人民币汇率在8月中旬连续快速贬值5%,市场才惊呼“人民币贬值时代已经来临”;外汇占款从上一轮通胀褪去那个时刻起,已经出现了增速持续走低,直到外汇占款增速跌破0(常态负增长)时,甚至外汇占款三季度流出规模持续突破历史新高,市场上才担心外汇占款的负面影响;当然对经济走势亦是如此,市场的担忧与经济指标或资产价格的走势,并非呈现出严格的线性关系,甚至可以用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来解释这一现象,“眼球准则”也是市场担忧的基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