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将在陕北渭北推广农区牧草种植模式

05.03.2016  10:12

  记者从3月4日召开的陕西全省春季动物防疫暨畜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种养协调发展,在坚持“南猪、北羊、关中奶畜”产业布局基础上,在陕北、渭北地区大力推广农区牧草种植模式,在关中地区推进粮改饲,扩大青贮玉米和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以实施国家粮改饲、退牧还草、优质苜蓿示范基地等项目为重点,在陕北、渭北地区大力推广农区牧草种植模式,发展优质牧草种植,建立200万亩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在关中地区建立200万亩专用青贮玉米和苜蓿基地;扶持10个优质饲草加工企业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加快饲草产业化,大力发展肉牛、肉羊、奶山羊、白绒山羊特色草食畜牧业。同时,我省将力争在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家禽养殖主产区创建国家级绿色养殖示范县,并在11个市区建立专业无害化处理场。

  我省还将立足资源禀赋,今年重点抓好西乡等10个生猪基地县、陈仓等10个肉牛基地县、榆阳等10个肉羊基地县、富平等10个奶山羊基地县、临潼等10个奶牛基地县建设,力争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0万吨、60万吨、190万吨。(记者 吴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