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故事 寻梦乡愁:一 西安骡马市

20.07.2017  17:33

  骡马市为明清西安城街名。位于东门大街西段南侧。在原唐长安皇城少府监处,唐末以皇城改筑为新城后,渐为居民坊巷。元代时为太平坊。北起东门大街,南至东木头市,明清时期因此街为骡马交易市场,故名骡马市。

  民国开设的骡马店主住唐坊街,他家至今尚有当年骡马輓(wǎn)具。

  骡马市是中原与周围民族以盐茶银等易马的互市贸易。明朝马市极盛,史称“东有马市,西有茶市。”明朝曾向西北一带部分少数民族颁发“金牌信符”,史称“纳马金牌”或“茶马全牌,”作为茶马贸易牌照。明隆庆年间,以致骡马交易达于顶峰。大型马市每年每处开一两次, 官方易马称“官市”,民间互市称“私市”或“民市”。官市毕,方可进行民间互市,交易范围除骡马牛羊牲畜和兽类之外,范围越来越广。咸丰时军队所需军马统归自购,官市遂寝,由“民市完全取而代之”。光绪时,《西安府图》西安称作大街的五条街,骡马市大街为其一。

  元代,骡马市设置于安西路城(原长安城)西北“和秦川驿”“奉元王司”附近,与“羊市”并列。明洪武七年,马市迁至骡马市街直到1921年。

  明中央都察院派驻陕西督察以茶易少数民族马匹事务的为御史官署。《明会要·兵·茶马》:“洪武五年,立茶马司于川、陕,听西番纳马易茶,赐金牌信符以防诈伪。每三岁遣廷臣召诸西番合符交易。”永乐十三年(1415年),都察院正式委派巡茶监察御史一员来陕,巡督陕西茶马事务。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规定,除茶法外,巡茶御史兼管马政。明嘉靖龚辉《全陕政要》都察院察院条载:“一府治南,巡茶御史驻扎,巡历西、凤、平、汉、临、巩、西宁等处。”清顺治初专设督理陕甘洮(táo)宣等处茶马御史一员。康熙七年(1668年)省,三十四年(1695年)复故,四十二年(1703年)又省。据明嘉靖《陕西通志·陕西省城图》所绘,巡茶察院位于西安府城中部布政司之南杂造局之北。旧址约在今西安南大街北段西侧木头市以北。

  清代,据清康熙元年即1662年西安府《咸宁县志》记载:“城内有粮食市,今在四门牌楼;……骡马市,跌水河东;羊市,县治东;……木头市、方板市,开元寺东;瓷器市、鞭子市、竹笆市,具在鼓楼前;……”之后清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的《咸宁县志县治东路图》,更是标出了“骡马市”街名。

  到清光绪十九年即1893年,在《清西安府图》中,骡马市已赫然为“骡马市大街”。其时之骡马市大街,南北走向,北接口东门大街,南抵东木头市街,长360多米,宽达30多米,街道两旁栽有拴牲口的木桩,还有骡马店,为远路客商栓养牲畜。

  1921年冯玉祥将军第一次率军来陕西,看到满城(现新城区境内)中一片荒地蒿草丛生人烟稀少,冯将军为在这片土上建立一个繁荣的新市区,修建了“民乐园”,并以此为中心发展商业市场,根据冯玉祥的命令,回族马牙家集资两万余元在“民乐园”购买两亩地作为新场址,骡马市场至此迁到民乐园地区。

  解放后的骡马市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