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方块分两堆有几种分法" 一年级数学题你会吗?

28.10.2014  06:39

   教材答案:8种

  0和7 1和6 2和5 3和4

  4和3 5和2 6和1 7和0

   理由:

  如果现在不提出0、7和7、0也是一种分法,孩子将不会巩固7的分解

   家长答案:3种

  1和6 2和5

  3和4

   理由:

  “”就一定是存在的,0个不能算是一堆。而“1和6”和“6和1”的分法是一样的

   网友答案:6种

  1和6 2和5 3和4

  4和3 5和2 6和1

   理由:

  0不算一堆。别的分法数字相同但次序不同的,应算是两种分法“7个方块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最近几天,市民蒋女士被上一年级的儿子练习册上这道题搞得有些晕,她说答案是3种,儿子坚持说是8种,结果儿子是对的。老师解释,这道题的宗旨就是让孩子知道7 的分解即可。可蒋女士还是认为这道数学题的文字不严谨,于是把这道题发在微信朋友圈。

   作业

   同一道题母子给出两种答案

  蒋女士的儿子在城南一所小学上一年级,10月21日晚上,她像往常一样检查儿子的家庭作业时,一道题引起了她的注意——7个方块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蒋女士看到儿子写的答案是8种分法,便纠正说应该是三种,“只有‘1和6’‘2和5’‘3和4’,但儿子坚持说还有‘0和7’、‘4和3’、‘5和2’、‘6和1’、‘7和0’,还打赌说自己肯定是对的。”做文字工作的蒋女士给儿子解释说,题面上说分成“两堆”,“”就一定是存在的,0个不能算是一堆,而“1和6”“2和5”“3和4”的分法和“4和3”“5和2”“6和1”的分法实际上是一样的,所以应该是三种。“但儿子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想着让儿子明白有时候的坚持不一定就是对的,我便没有要求他改正。

  谁知22日晚上,蒋女士打开儿子的作业检查时,看到答案时直接蒙了,“儿子的答案竟然是对的,我特别纳闷也不理解,于是我就发短信跟老师咨询。”蒋女士说。

   探讨

   还有人认为有6种分法

  老师回复说,年级组还专门探讨了这道题,最后一致决定将8种确定为正确答案,主要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数字7的分解,从左右两堆来看,6、1和1、6就不同,另外,孩子必须明白‘没有’就用数字0表示,如果现在不提出0、7和7、0也是一种分法,孩子将不会巩固7的分解。

  对于老师的解释,蒋女士还是不能理解,于是她把这道题发在微信朋友圈里求答案,没想到这条微信的评论多达几十条,只有两个一年级家长做对了,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3种,也有一些人说是6种: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理由:0不算一堆,数字相同但次序不同,应算是两种分法)。“很多朋友跟我的想法都是一样的,认为‘0’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物品怎么能算一堆?

  随后,蒋女士把自己的疑惑和朋友圈收到的答案再次反馈给老师,这次老师没有回复她。蒋女士说,她认为数学题解题过程可以不一样,但答案只能是唯一的,如果是方块分两堆,就不应该出现0也算做一堆的说法。“数学题不应该只是计算,对文字的理解也应该是严谨的,不应该为了解题而影响孩子对文字的理解。

   点评

   家长更侧重于生活经验的思考

  对此,远东一小数学老师程老师说,这道题是小学一年级习题,一直有争论和研讨,老师也有过困惑,主要和题目的生活情境有关。

  一年级小学生在第一学期专门有一课是学习数字0,表示没有,学6—10的分解时就会有类似题目。而这道题目主要是考察7的分解,类似的题目有7个物品分成两堆或者分给两个人,7的分解方法应该是8种。如果有学生写了6种,那老师会引导孩子从数的分解来考虑,解释为什么还有7和0以及0和7两种。而这类题大多配有具体情境,例如7个苹果放在两个盘子,盘子的颜色也有区别,这样有题有图有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情境结合,处理起来会少些歧义和误解。

  程老师说,数学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理论研究,抽象一些,和生活不一定是无缝对接的。还有一种可以直接应用于生活,认为3种或者6种的家长,更侧重于对生活经验的进一步思考。 华商报记者 肖琳 雷婧

编辑:王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