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剧《大刀记》中刀王梁永生的原型大揭秘

08.09.2015  10:49

  抗战大剧《大刀记》中刀王梁永生的原型大揭秘。

  抗战大剧《大刀记》中刀王梁永生的原型大揭秘。

  抗战大剧《大刀记》中刀王梁永生的原型大揭秘。

  西安网讯 (记者 高蒙 ) 抗战史实大剧《大刀记》正在西安广播电视台一套新闻综合频道晚间《黄金壹剧场》热播,剧中主角梁永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由谷智鑫饰演的梁永生是一名使刀高手,手持一把修长的苗刀。从最初的为父报仇不成后苦练武艺,在日军侵华之时带领乡亲们奋勇反抗,经历了一系列残酷战争的洗礼,最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指挥员。

  在电视剧《大刀记》中,梁永生的形象十分丰厚。他刀法高超、武艺出众,他爱憎分明又重情重义,他惇厚善良又果敢坚毅,面对困难和危险更是毫无惧色、百折不挠。他既像是武侠小说中郭靖和萧峰的合体,又是一名坚定的抗日战士。

  对于这样一个角色,大家都很好奇:梁永生是纯粹的艺术形象还是真有其人,他的生活原型又是谁呢?

  据资料显示,《大刀记》中梁永生的原型还真有其人,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与山东德州武家人有着密切关系。

  武振远,今年59岁,老家是德州市宁津县杜集乡庞庄村的,全家人在上世纪的50年代初才来到德州定居。自从电视剧《大刀记》播出后,他和家人每天都在盯着看。武振远说:一提到《大刀记》,我就能想起父亲,能回忆起他当时给我们说的当年抗战时他的一些事情。

  武振远回忆,自己在家中排行老小,他的父亲叫武之坤,1919年生人,小时候因为家里很穷,兄弟姊妹又多,所以父亲在十六七岁就离开家,加入了宁津当地的抗日武装“手枪队”。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父亲武之坤都一直活跃在当地的战场。

  虽然事情过去了几十年,可是武振远的父亲武之坤,却对当年抗战的事记得非常清楚,每次讲给儿孙们听,都是特别自豪。在那个年代,武之坤和战友们所在的“手枪队”武器装备很差,仅有的几把匣子枪,子弹也非常紧缺,他们才配备了大刀作为杀敌武器。

  武振远印象中,年轻时的父亲身体非常强壮,因为杀敌勇猛,在宁津的当地非常有名,敌人听到他的名字更是闻风丧胆。在武振远眼中,父亲武之坤个子高,身体也很好,性格脾气比较豪爽、比较直,当时打鬼子除汉奸非常出名。一人多高的墙头,一个手往上一搭,就能跳上去。为了节省宝贵的弹药,那时的父亲还苦练枪法,在部队里的一次射击比赛中,还获得了朱德射手的称号。由于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武之坤成了当地“手枪队”的队长,他本人在宁津当地也是非常有名。

  宁津解放后,武之坤成了宁津县公安局的第一任局长,50年代初,又被调到德州的劳改队工作,从那时起,武家人才来到德州居住生活。

  1974年,《大刀记》的作者郭澄清突然来到武家,拜访已经年过六旬的武之坤,了解他当年抗战的那些故事,并搜集釆访到了很多素材。

  1975年,小说《大刀记》出版了,主角梁永生的原型故事,就取材于武之坤的抗战经历,当然还有其它几位宁津地区的抗战英雄的影子。此后,《大刀记》先后被改编成电影、连环画、话剧,直到现在的电视剧。可以说,《大刀记》中的故事和人物都是源于真实的抗战生活,梁永生也是包括武之坤在内的众多抗日英雄们现实形象的艺术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