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正式到来 陕西持续高温需防中暑(图)

24.07.2015  13:00

  

  今天(23日)11时30分,我们将正式迎来“大暑”节气,这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季节即将到来。而从陕西多地未来几天的天气来看,未来一段时间的气温也颇有“大暑”的风范,最高温将逼近40℃上下。

  民间有说法,“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蒸煮模式”即将开启,气象专家表示,40℃以上极端高温天气最易在大暑出现,大家要当心身体和情绪“中暑”。

  “大暑”到来 将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段

  从明天开始,影响陕西多地的突发对流性天气将暂告一段落了,而即将到来的将会是“高温连袭”,气温逐步升高,防暑降温的工作将成为重中之重。

  数据显示,虽然此前陕西多地一直遭遇强对流天气袭击,但由于这种天气经常都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持续的时间并不算长。所以在没有遭遇这种天气的时候气温也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准。经常出现高温和暴雨共存的情况。

  而随着“大暑”节气的到来,陕西即将进入干热阶段,不论是气温的上升程度,还是阳光的直射暴晒都将进入一年当中的极值。

  此时需注意养生 吃姜暖胃可增食欲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阳虚症,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 物,最好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如果已经感觉到头晕了,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

  专家表示,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祛风解毒的功效,可气血双补,还有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者进补。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虽热,但阳气在表,阴气在里,内脏反而是冷的,容易腹泻,所以要吃暖胃的姜。姜具有增进食欲、祛风散寒、 解毒杀菌的功效。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痛亦有缓解或止痛作用。清晨之时,人的胃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 腾。

  谨防“情绪中暑” 更适宜“”运动

  持续高温天气,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情绪中暑”。

  专家表示,“情绪中暑”对人们的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情绪障碍会使他们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因此,应保持乐观情绪,戒躁戒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冷处理;规律睡眠,戒烟戒酒。

  由于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加之陕南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不舒服,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热,反而更容易中暑。

  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