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防伪戒指被批不防伪:阿里巴巴上一两毛一个

13.10.2014  09:05

  假冒阳澄湖大闸蟹溯源:防伪“戒指”的生意经

  怎样辨识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正成为让许多消费者感到头疼的一道难题。

  过去,上海地区的老食客会根据阳澄湖大闸蟹独有的体态特征,即青壳白肚、金毛金爪来挑选出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然而随着一些不法蟹商们通过化学药水等“美容手段”将普通螃蟹变得与阳澄湖大闸蟹外貌并无二样后,近年来,识别正宗阳澄湖大闸蟹的唯一办法似乎只能依靠防伪戒指。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伪戒指的出现并没有终结阳澄湖大闸蟹造假的乱象,而是衍生出了另一个庞大的山寨防伪戒指产业。

  目前业内公认的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戒指由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业内简称“苏协”)和昆山巴城镇阳澄湖蟹业协会(业内简称“巴协”)颁发,前者由国家质检总局认定,而后者由苏州市政府和江苏省工商管理局认定。根据传统惯例,只有阳澄湖地区的蟹农才能获得相应的防伪戒指,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阿里巴巴的交易平台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有数十家网店通过线上进行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戒指的交易,其中一家在浙江苍南县的商家出售的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阳澄湖大闸蟹”字样的椭圆形防伪戒指与“苏协”的认证戒指外形几乎一模一样。

  该家网店店主表示,如果买主的采购量在1万~5万,批发价格为0.14元/个,而如果购买超过10万个防伪戒指,价格可便宜为0.12元/个。

  对于市场中大量山寨防伪戒指的出现,受损的不仅仅是消费者,同时也包括阳澄湖地区一些正规的蟹业公司。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山寨大闸蟹的低价冲击,不少当地公司已面临滞销和亏损的困境。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伏泽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造假猖獗,后来我们考虑用双戒指,这是无奈之举,但依然很快被抄袭模仿……后来我们想过在蟹背上喷激光码,但是你能喷,别人也能喷啊。你怎么就敢肯定消费者认为你喷的就是真的呢?

  防伪戒指不防伪

  10月6日,在上海程家桥路的菜市场中,一位摊主正在销售成筐的所谓“正宗阳澄湖大闸蟹”,但与许多出售大闸蟹的摊位不同,这家的阳澄湖大闸蟹蟹钳上并没有捆绑防伪戒指。对于记者的这一疑问,摊主解释称:“绑着的不一定就是真的阳澄湖大闸蟹,不绑也未必就是假的,其实这种戒指要多少给多少。

  言毕,摊主将一个装满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阳澄湖大闸蟹”字样防伪戒指的罐子递给记者过目,以示其出售的大闸蟹并不比别家有防伪戒指的逊色。

  事实上,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在各种大闸蟹销售终端上演,消费者已很难单纯通过防伪戒指来辨识阳澄湖大闸蟹的真假。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营销有限公司是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集团公司、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与上海汉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是阳澄湖当地最大的大闸蟹销售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

  由于近年来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戒指山寨不断,2013年伏泽诚曾尝试通过让大闸蟹戴双戒指来区别市场上的造假现象,即一个蟹钳上佩戴“苏协”发放的“阳澄湖大闸蟹”原产地防伪戒指,另一个蟹钳上佩戴阳澄湖大闸蟹公司的防伪戒指。

  但很快,伏泽诚发现市场上山寨的“一蟹双戒”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他的想象。“去年我跟一位政府领导去考察市场,发现上海某大型商场中正有一家大闸蟹专卖店。我问对方,你的阳澄湖大闸蟹2个戒指怎么是一模一样的?对方说,这个我不管,反正如今只有戴两个戒指的才是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

  仿冒的防伪标识们

  事实上,防伪戒指的山寨现象由来已久,且监管极为困难。“巴协”的一位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从理论上讲,每一个商家都可以有自己的品牌,只要它在阳澄湖养蟹,他就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做各色防伪戒指,法律上也没有说不允许。

  而据业内人士统计,目前阳澄湖地区的品牌数量已达到400个以上。这也意味着除了“苏协”和“巴协”发放的传统公认的防伪戒指外,市场中还有各色各样各品牌自主打造的防伪戒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淘宝的一个商铺中,印有“阳澄湖特产”、“阳澄湖大闸蟹繁殖基地一级品”的防伪戒指在公开出售。该戒指与“苏协”和“巴协”的防伪戒指不论是颜色还是外观都有较大不同。该商家表示,一次性购买500个防伪戒指包邮、价格为0.2元/个。根据商家数据显示,从9月8日至10月6日期间,该网点共出售了700多个戒指。

  但是这些戒指最终是戴在了阳澄湖大闸蟹的身上,还是戴在了其他蟹的身上,外界无从知晓。而此类防伪戒指仅在网络渠道上销售的就不下数十种,有的甚至印有二维码,价格在每个0.1~0.7元不等。

  据了解,通过“苏协”和“巴协”发放的防伪戒指在其内部有一串12位的编码,可通过电话、短信、网站以及微信进行查询,而每串编码仅供试用一次。但在实际消费中,很少有消费者会如此“认真”地去比对编码认证信息。一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打开防伪戒指很困难,因此根本没空来深究戒指的真假;还有消费者甚至向记者表示,对于层出不穷的防伪戒指而言,根本无法弄清究竟哪种代表权威,因为无论哪个商家基本上都宣称自己的防伪戒指是最正宗的。

  前述“巴协”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防伪戒指的背后代表的其实是信任和服务,其包含的品牌价值和服务是不同的。比如‘巴协’出去的戒指,如果客户投诉,我们的戒指上有编号,协会就可以通过编码追溯到具体的会员商家,由此帮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