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放开陕西每年多几万新生儿 儿医"供需矛盾"凸显

26.04.2016  11:24


  孩子生病,家长心急如焚,匆匆赶到医院,面对的却是“排队数小时看病几分钟”的尴尬。在这背后,是儿科“患多医少”的窘境和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的无奈。

  4月20日,西安市儿童医院一楼大厅,家长排队打印化验报告。

  4月21日,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家长陪孩子挂吊瓶。

  数据显示,近5年来,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下降到10万,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而在美国,平均每千名儿童拥有1.46位儿科医生,是我国的3倍多。有专家表示,比照发达国家标准,我国至少还缺20万儿科医师。

  全面放开二孩后,儿科医生的“供需矛盾”更加凸显。而现有的医生培养体系中,没有儿科专业,致使儿科医生缺乏稳定的来源。同时,儿科医生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收入不理想,不少儿科医生转行、转专业。

  本期西部网“观察+”栏目关注如何解决儿科医生紧缺问题。

  孩子生病,家长心急如焚,匆匆赶到医院,面对的却是“排队数小时看病几分钟”的尴尬。在这背后,是儿科“患多医少”的窘境和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的无奈。

   家长最怕娃生病 大人折腾孩子受罪

  “小朋友,别动听诊器!”4月22日上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急诊科,5岁的小璇趁大人不注意,一把抓走了桌上的听诊器。值班医生拿走听诊器后,小姑娘撅起小嘴,又爬上了医生凳子,朝另一个小病人挤眉弄眼。

  半年前,小璇的皮肤上长起了黄豆大的疖子,背部,双臂和双腿上都有。小璇的妈妈向医生着急地询问,“都跑了半年的医院,一直也好不了,孩子太受罪了,到底是什么病?多久才能好?”值班医生没收了凳子,小璇立刻大哭起来。

  而家住西安市长安区引镇的张茜心情刚刚平息下来。前段时间,孩子的眼睛突然长了一块息肉,又哭又闹。奔波了几个医院之后,有的医生建议手术,有的医生建议保守治疗,一时让张茜的心七上八下。“我好几天睡不着觉,娃才1岁啊,真是越想越害怕。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孩子眼睛的息肉慢慢消失,张茜这才放下心来。“最怕孩子生病,孩子难受不说,一个人带着孩子看病也根本忙不过来。我住在镇里,娃娃一生病,必须得跑大医院,娃生病,拖不起。

   终于挂上号 可前面还有150个孩子

  “来看病的除了西安市的孩子,外地的小病患也比较多,有甘肃省的,有河南省的,还有陕西各地市的。”西安市儿童医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晚上七点挂号,前面还有150个孩子。晚上十点半终于排到我们了,看病三分钟,十一点打上点滴,早晨五点半回家。打点滴的床位不够,得抱着孩子一动不动,几个小时下来,胳膊早酸了。”家住西安北郊的王先生向西部网记者讲述了最近他带孩子去看病的经历。

  西部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西安市儿童医院相比,西安交大二附院、西安市中心医院等医院的儿科,小病人稍微少些。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带孩子看病的崔女士说,自己早上7点多到医院,挂号排到37号,前面有10多个人。“考虑到综合性医院的儿科人稍微少一些,所以过来了。

   孩子增多 儿科医生却越来越少

  《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数据显示,近5年来,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下降到10万,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与全国平均每千人配备2.06名医师的水平相去甚远。而在美国,平均每千名儿童拥有1.46位儿科医生,是我国的3倍多。

  去年入冬以来,儿科医生的巨大缺口导致广东、上海和国内多地医院儿科出现停诊、限诊的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共有儿童医院99所,设置儿科的医疗机构共有35950个。有专家表示,比照发达国家标准,我国至少还缺20万儿科医师。

  根据陕西省卫生计生委的统计,我省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的目标人群共有236.7万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预计全省每年平均多出生4—5万人。“二孩潮”来袭,儿科医疗保健的“供需矛盾”将更加凸显。

  家长对基层社区医院的不信任,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社区医院相对冷清,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儿童看病难。

  今年1月1日,西安市儿童医院开通了新的预约平台系统,家长可通过网络预约、电话预约、手机APP预约、自助设备预约和陕西省预约挂号平台预约等八种方式预约挂号,并为带孩子看病的老人在二楼大厅开设预约窗口。但由于部分家长还不适应预约挂号,继续选择在医院排队,增加了等待的时间。“建议家长通过预约挂号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科室挂号就医,避免因为排队耽误大量时间。”西安市儿童医院一位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