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铤而走险 在国会罕见指名道姓提中国威胁

30.07.2015  10:47

  

  7月15日,日本政坛迎来一个戏剧性时刻——安倍领导的自民党不顾各方激烈反对,凭借多数席位优势在众议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别委员会强行表决通过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核心内容的安全保障相关法案。这让安倍政权朝着打造“能战国家”的目标又迈出一大步。图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7日和28日的参院审议安保法案场合数次点名中国,渲染中国的东海和南海行动。日本TBS电视台28日评论称,迄今为止,安倍在国会审议场合虽时不时发表针对中国的言论,但基本上会避免“指名道姓”。在如今政府支持率低迷、民众反对安保法案的情况下,安倍“铤而走险”,拿中国说事,以突出通过新安保法案的必要性。

  据日本共同社28日报道,安倍当日在参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别委员会上指责中国开发东海油气田,称中方未遵守“2008年的(中日)共识”。安倍还强调,“我国面临的海洋状况发生了变化。中国正在南海大规模造岛”。防卫大臣中谷元称,“中国可能增加海军、空军”,对其他南海相关国家造成威胁的可能性增大。日本TBS电视台称,安倍在27日下午的国会上也明确提到“中国威胁”。TBS称,由于“日本民众没有顺利理解安保法案”,安倍开始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强调其必要性,他的做法“超越了界限”。

  相关资料:

  日本防卫省在近期发布的2015年版《防卫白皮书》中对东海油气田问题大肆炒作。7月22日,日本又在外务省网站公布了14张相关的航拍照片,渲染中国"盗取"日本资源,博取媒体眼球。众所周知,这已非日本政府首次炒作该问题,最早可追溯至2004年。在油气田问题上,日本老是扮着一副受害者的形象,混淆视听;实则是以怨报德、指鹿为马、掩耳盗铃。

  实际上,中日双方就东海问题达成的共识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有关共识不损害中方在东海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不损害中方在东海有关问题上的法律立场和主张。中方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不承认日方所谓的"中间线"主张,中日之间也不存在划定"中间线"问题。二是日方同意依照中国法律参加春晓油气田有关合作,接受中国法律的管辖,承认春晓油气田的主权权利属于中国。合作开发在国际上比比皆是。外国企业在中国沿海,中国企业在外国都有这种形式的合作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