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家庭教育工作和家长学校现状的调研

19.09.2014  19:05

为了真正提高家长素质,有力推动宝鸡家庭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宝鸡市妇联从4月份开始,通过走访、座谈、解答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全市家庭教育工作和家长学校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分析、对比、梳理,现对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现状:

1、家长学校数量: 到目前为止,全市巩固发展各类家长学校3192所,省级示范家长学校63所,全国示范家长学校2所

2、开展活动情况: 一是健全了家庭教育工作网络:全市有200多名家教骨干取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其中35人被省妇联聘为三秦父母大讲堂“秦老师”团队成员,10人成为省家研会理事。二是建立了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全市有9个县(区)建立起了家教志愿者队伍,共有志愿者500名,10个县(区)成立了家教讲师团,团内专兼职人员180人。建立“留守儿童妇女关爱志愿者队伍”316支,“爱心妈妈”288名。三是成立了家庭教育工作研究网络:成立了市、县(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6所,各中心组建了家庭教育研究会,不定期地进行家庭教育工作座谈会和家庭教育优秀案例评选,积极钻研家庭教育工作的理论,目前,市妇联家庭教育研究会已发展会员30人,不定期深入社区开展家教宣传、咨询服务,发放家教书籍和宣传资料,接待咨询。四是完善了家庭教育宣传网络:市家教中心开通了3250038家教热线,建立了宝鸡市家庭教育工作QQ群:389508415,宝鸡市家庭教育指导QQ群:227897489,宝鸡家庭教育三好生活QQ群:250845037,由专人负责接听家长咨询电话,根据家长的需要给予答疑解惑、指导帮助,分享家庭教育知识和经验。

3、2014年上半年。 一是开展了留守儿童数据更新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库进行了更新,全市现有留守儿童25285人,需要特别关爱的1960人。二是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12场次,450多名家长受益。通过3250038家教服务热线,热心为家长答疑解惑,提供家教指导服务,接待来电来访家长300余人。三是展了“好妈好爸好家风”活动。以“传承家庭美德 树立良好家风”为主题,深入开展家风讨论、家训征集、传承好家风的好妈好爸推荐等活动,征集家规家训120条,推荐“好家规家训”15条、好爸好妈2名。四是市政府高度重视家教工作,从2013年6月30日起,不定期举办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先后聘请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李镇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等国内外著名教育专家讲解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经验,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五是开展了整合项目资源救助智障儿童活动,即“爱心牵手、情暖妇儿”慈善关爱贫困母亲、智障儿童健康项目,对全市70名贫困家庭中的8岁以下患有智力障碍正在接受康复治疗的儿童,每人按1000元标准进行救助,救助7万多元,扶持他们暂渡难关。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和原因:

1、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盲目性太强。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够出人头地,可又不知道怎样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平时忙农活、忙赚钱、忙家务,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很少过问。也有的家长平时让孩子信马由缰,但见孩子考试成绩不佳,便“一股脑儿算总账”,对其进行打骂。由于大多数家长文化素养质偏低,所以他们虽有“望子成龙”之心,却无“教子成龙”之方。

2、多数家庭缺乏文明教育。 家长们语言粗鲁、口无遮拦,即使在孩子面前,也是满嘴脏话、言语污秽;此外,农闲时,有的还经常酗酒、赌博,严重污染了家庭的育人环境。

3、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缺乏家庭教育。 年初开展的留守儿童数据更新活动,单亲儿童,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的数量,他们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接受隔代教育。这些家庭的隔代教育往往含有很大的溺爱、娇宠成分,所以他们也根本无法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

4、城乡资源不平衡导致家庭教育、家长学校相对不平衡。 由于城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交通条件的差异等,导致了城区和农村学校发展的不平衡,家长学校开展工作不平衡,也就出现了上城区学校难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同时也导致家庭教育相对不平衡,比如,农村家长以“劳动”以身作则,城市家长以“高分数”、“多技能”为标准,导致城区孩子能弹钢琴会舞蹈、农村孩子打草养猪是内行,农村家长学校举办讲座人烟稀少,城市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座无虚席等等。

二、对策和建议:

1、强化家庭教育宣传,提高家长素质。 通过家长学校,定期举办科学教子知识讲座,交流教子成功经验,明确家庭教育的目的及意义,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观念,以家长的言传身教引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通过微博、QQ群、手机短信、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传播科学教子理念。

2、提高公民整体素质,净化成长环境。 加大对酒驾酗酒、赌博、家庭暴力等惩罚力度,宣传社会公德,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3、关注留守、单亲家庭儿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通过心理健康咨询、安全知识讲座、视频聊天、亲情电话、项目关爱等形式关爱留守、单亲家庭儿童,弥补父母缺失而造成的家庭教育的缺失。

4、平衡城乡教育资源,让未成年人成长得到全面发展。 利用支教、合并学校、项目支持等形式,更新城乡家长教育理念,让未成年人成长得到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家教“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完全实现需要全社会的不懈努力,面对新形式、新挑战,宝鸡家庭教育工作和家长学校模式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