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炎的中医偏方调治

05.12.2014  19:37

导读: 胃炎是很高发的疾病,涉及的人群很广,小儿胃炎也是很常见的。近年来,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在小儿中发病率不断增加。那么如何利用中医防治小儿胃炎呢?



小儿患了幽门螺杆菌胃炎后所引起的症状,以上腹部或脐周的反复疼痛和不适感为主,可伴恶心和呕吐,细心的家长还会发现孩子常有口臭。上述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小儿的睡眠、学习和休息,时间一长还会影响对营养素的吸收,患儿可出现体重不增甚至减轻、面色少华或苍白等情况。病程超过2年,部分患儿可出现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在100—110克/升之间)。本病病程较长,患儿年龄大多在6岁以上,但近年来也有4—6岁的患儿。该病之所以出现发病率增加、发病年龄趋小,笔者认为与家庭冰箱的普及,市面上冷饮冷食、油炸甜腻食品的增多以及对本病诊断技术的提高有关。

胃炎是现代医学名称,中医根据其症状表现取名为“胃脘痛”,多与体质较弱、外感、伤食、情志失常等有关,其基本治疗原则为健脾理气、和胃止痛。中医推荐和胃止痛方缓解胃病。其常用药物如川楝子、广郁金、枳壳、木香、佛手、黄芩、山楂等。

近年来研究表明具有抑杀幽门螺杆菌的作用。经临床实践观察,本方除明显改善症状外,对幽门螺杆菌的遏制、促进胃黏膜炎症的改善和消除都有一定作用。待症状明显好转后,可改用养胃生津方剂加以调理。

其主要组成为:生地10克,石斛10克,北沙参12克,乌梅6克,木瓜6克,麦冬9克,生山楂6—9克,白术12克,茯苓10—15克,炙鸡内金6克,淮山药12—15克,炙甘草6克。久病胃阴不足、食欲较差、口渴而干、便坚难下、舌红少苔者,胃液分泌不足、胃黏膜受损、功能尚未复原者最宜。疗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服用3—4周,每日一剂。

以上就是关于小儿胃炎的中医偏方治疗介绍,希望对各位家长有用。更多关于胃炎的内容,推荐阅读:饮食不当易出问题,教你如何防治肠胃炎

渭南市开展疫苗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为了进一步规范疫苗流通环节秩序,食品药品监管局
延安市黄龙县扎实开展夜市专项检查
为深入推进全市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飓风行食品药品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