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孩子因颅骨缺损被退学 学校:承担不了风险
■孩子的不幸:1岁多时做了开颅手术,12岁才能做颅骨修复手术,每天都有致命的风险
■学校的无奈:学校里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孩子万一出了意外我们承担不起
■母亲的担忧:孩子面临失学,即便以后颅骨修复了,也只是个文盲,怎么在社会上生存?
当同龄的孩子已经开学,坐在教室里学习知识时,9岁的浩浩(化名)仍背着书包在母亲王女士的带领下寻找愿意接收他的学校。
浩浩本来该读三年级下学期了,临近开学报名时,他的母亲却被校方告知,学校不收她的孩子了,只因为浩浩在1岁多时曾接受开颅手术,颅骨缺损。“孩子难免发生磕磕碰碰,我们承担不了这样的风险。”校方负责人说。
孩子颅骨缺损 母亲自制“头盔”保护
浩浩的遭遇要从他1岁时说起。“孩子1岁多的时候摔了一下,脑出血。随后进行了开颅手术,术后孩子左颅骨部分缺损。”王女士说:“孩子术后恢复还算可以,只是右腿、右臂有一些运动能力受到了影响。”由于当时浩浩年龄还小,医院给出的意见是,脑部没有颅骨保护,需要用头盔等物代替,日常不要剧烈运动,避免磕磕碰碰,等孩子12岁颅骨发育完成后再进行修复手术。
没有颅骨保护的脑部,父母必须更加细心照顾。浩浩常年都带着一个母亲自制的特殊帽子,帽子里面用针线缝了一个铁罩子。“这样的帽子就像头盔一样保护着孩子的脑部。”王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
一般小学不接收特殊学校也不要
浩浩家在榆林,家境贫穷,为了准备孩子12岁时的颅骨修复手术,父母在西安一边打工挣钱一边带浩浩在各大医院治疗。浩浩就这样带着特殊的帽子长到了6岁。在家人的照顾下,他的脑部并没因颅骨缺损造成二次伤害。
然而6岁的浩浩却面临更大的问题——入学。
王女士居住在辛家庙的亲戚家里,那年她找遍了周边5公里以内几乎所有的学校,可由于浩浩颅骨的问题,没有一家学校敢接收。
“我也想过让孩子去特殊学校上学。可人家特殊学校也不接收孩子,说孩子的智力没有问题,应该上正常的9年义务制学校。”王女士说。
好不容易上了三年级却又被退学
最终浩浩在十里铺一家名为新市民小学的学校入了学,虽然学校离浩浩居住的辛家庙有8站路远,但孩子能上学就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上学的日子里,王女士陪着孩子天天接送,转眼浩浩读三年级了。“浩浩的成绩有些差,特别是数学。我们两口子都没怎么读过书,没办法给孩子辅导功课。”王女士说。
可3月2日,王女士突然接到了学校的电话。电话那头说:“你孩子不用来报名了,我们不收了。”
昨日,在新市民小学里,校方负责人解释:“这孩子毕竟和正常孩子不一样。学校里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你孩子万一出了意外我们承担不起。不让你孩子上学也是对你孩子负责。”“我们已经收了孩子三年,照顾了他三年,仁至义尽了。”
在新市民小学,戴着帽子的浩浩趴在三年级一班教室窗户上向内张望着,这间教室原本有他的位置,有他熟悉的小伙伴。“我不喜欢上学。学校不要我,老师不要我。”在与华商报记者交流时,浩浩撅着小嘴说。
“其他孩子做了手术难道手术恢复期间就不能上学了吗?”王女士很不解:“我的孩子现在面临失学,即便以后颅骨修复了,他也只是个文盲,又怎么在社会上生存?”
教育局:将尽快协调安排浩浩入学
由于王女士暂住辛家庙,昨日记者和王女士一同前往未央区教育局寻求帮助。
“目前很多小学都是大班、超大班,你孩子在这样人比较多的教室里确实有一定风险。学校会担心出现意外对孩子造成影响。”该教育局一负责人建议说,“你可以考虑家庭教育模式,我们可以安排学校进行家庭辅导。”
“孩子脱离了学校、脱离了集体生活,会不会对他的心灵产生影响?”王女士说,她希望浩浩能像正常孩子那样在集体中成长。
昨日未央区教育局表示,辛家庙周边的几所小学名额已经超了,他们将尽快协调周边学校安排浩浩入学。
医学专家:风险伴随每一天
昨日记者咨询了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卫平教授,他表示,颅骨缺损是十分危险的,磕磕碰碰有可能直接夺走孩子的生命。“这样的风险伴随着孩子的每一天,从医学角度讲,应尽快为孩子进行颅骨修复手术。”刘卫平说,目前的医学水平已经可以做到对低年龄段的儿童进行颅骨修复。
然而浩浩的母亲告诉记者,8年的时间,她咨询了西安多家医院很多神经外科专家。“有的专家说要尽快修补,有的专家说要等到12岁以后再修补。我也拿不定主意。”
孩子的生命安全重于一切,但对于陪读的建议,王女士表示,因为家境原因,还需要努力挣钱为孩子下一步的手术准备钱,陪读对于他们家来说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