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举全市之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17.10.2014  19:25

今天是我国首个“扶贫日”,也是第22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国务院决定从今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这一决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对于宣传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动员全社会力量继续向贫困宣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商洛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少有、全省唯一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七县区均属国家级贫困县和秦巴山特困片区县,截至目前全市仍有64万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32.7%,扶贫攻坚任务尤为艰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就是要把减少扶贫对象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信心,找准路子,加快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实行精准扶贫”。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继续向贫困宣战,绝不让贫困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这些重要论述,是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坚定不移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深入开展“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举全市之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一、把握“四个关键”,体现精准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湖南考察时提出,“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精准扶贫”。这是新时期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法。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开展“双包双促”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瞄准目标,突出针对性,加强精细化管理,确保各项扶贫政策和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一要精准识别。扶贫开发的根本特征就在于有特定的工作对象,瞄准扶贫对象始终是扶贫开发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基础和前提。主要包括三项重要内容,一是精准地把贫困户识别出来,二是精准地把贫困原因找出来,三是精准地把扶贫项目选出来。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新一轮识别标准、识别程序,公平、公正地把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识别出来,准确锁定扶贫对象,弄清致贫原因,合理界定贫困类别,并按照市县镇三级联网、实时监控、动态管理的要求,建立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县有库的贫困人口信息监测管理系统,切实为开展“双包双促”、实施精准扶贫打下坚实基础。

二要精准施策。扶贫对象识别出来以后,根据致贫原因,因村、因户精准施策,是实现脱贫的关键。要坚持以脱贫任务为导向,根据每个村、每个户的不同情况,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帮扶计划,明确扶持项目、资金来源和工作责任,确保按计划完成脱贫任务。要以现代特色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为载体,不断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项目,依靠家庭经营增加收入。要以陕南移民搬迁为突破口,推动城镇化建设步伐,从根本上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要全面核查无依赖力量、无可靠收入、无住房保障的农村“三无”户,加强“两项制度衔接”,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各项兜底政策,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三要精准管理。精准管理就是要科学制定帮扶规划,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时跟踪监测帮扶情况和实施效果,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要建立项目、资金精准管理机制,着力解决项目、资金指向不准、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高的问题,做到资金分配简政放权、公开透明,资金使用到村到户、合理高效,资金监管科学规范、绝对安全。要严格落实帮扶责任,如实记录、填写“三册一卡”,公开上墙、接受监督,切实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一支精准扶贫的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脱贫致富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要逐步完善扶贫对象进出的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及时跟踪监测扶贫对象、扶贫措施和扶贫效果,实现扶贫对象精准动态管理。

四要精准考核。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的保障,就是要通过对扶贫对象识别、帮扶、脱贫全过程进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全面落实月统计、季督查、半年总结、年终考核制度,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加大对“双包双促”工作的考核力度。要加强对包扶单位、包扶干部的考核,逐步建立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对工作扎实负责、成效显著的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敷衍应付、进展迟缓的进行处罚问责,推动精准扶贫深入开展。

二、突出“五项重点”,增强帮扶实效

贯彻落实“精准扶贫”要求,深入开展“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必须把工作思路从“大水漫灌”转变到“精确滴灌”上来,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切实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一要突出政策扶贫。政策帮扶是覆盖面最广的扶贫方式。重点要抓好三方面的政策保障:一是加强社会保障,高度关注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帮助符合政策条件的贫困户纳入低保范围,并通过开展各种扶贫济困活动,切实提高农村特困群体的生活水平。二是推进医疗帮扶,帮助贫困家庭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实现贫困户100%成为合作医疗对象,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三是抓好社会救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动员和鼓励各类社会团体、慈善机构、企业家参与扶贫济困活动,拓宽扶贫投入渠道,提高社会救济能力。

二要突出产业扶贫。产业开发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途径。要以现代特色农业园区为引领,大力发展核桃、板栗、生猪、山羊、土鸡、蔬菜、香菇、木耳商洛特色农业“八大件”,使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特色产业,每户贫困户都有一个增收项目。要大力推进规模化经营,整合力量,扶持龙头,通过“公司+基地+贫困农户”、经济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带农户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农户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大力扶持发展农业流通企业,并做好流通企业与种养大户的对接,确保农产品销路通畅、收入稳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要突出技能扶贫。技能培训是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的重要方法。要积极动员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创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一方面,要对贫困家庭学生,想方设法给予补助,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实现家庭致富的人才。另一方面,要抓好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同时,要积极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加强与发达地区及企业的劳务合作,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努力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

四要突出信心扶贫。扶贫先扶志是扶贫工作多年来总结的一条成功经验。做好“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既要发挥好外力的作用,更要启动内力,注重给贫困群众带思想、带方法,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要强化教育,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激发他们主动脱贫、自力脱贫的愿望,切实把脱贫致富转化为自觉行动。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从群众身边发现和培养脱贫致富的典型,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致富光荣的思想,形成人人思富、人人敢富、共同致富的良好局面。

五要突出信息扶贫。信息闭塞是制约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因素。要充分发挥包扶部门单位优势,及时准确向贫困村、贫困户传递政策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致富信息,帮助他们趋利避害,选择好、经营好致富项目。尤其是要积极为贫困群众提供市场信息,帮助联系客商,促进农产品销售;提供招商引资信息,帮助贫困村发展二三产业;提供项目、投资信息,帮助贫困村争取国家投资;提供劳务用工信息,帮助有条件的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努力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三、建立“六大机制”,狠抓工作落实

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机制、夯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要建立领导带头机制。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中来,带头发扬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带头制定方案、带头安排部署、带头深入一线、带头解决问题、带头落实包抓任务,力争认识高一层、行动先一步、工作好一筹,形成上级带头、领导示范、上行下效的生动局面。

二要建立资源整合机制。要全面落实资源整合主体责任,每年整合一定数量的涉农项目资金,专项用于“双包双促”工作。要设立“双包双促”产业发展担保储备基金,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和吸引金融资本参与产业开发,着力解决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难题。

三要建立典型带动机制。典型引路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工作方法。要选择一定数量包扶村作为“双包双促”示范点,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开展重点帮扶,通过抓点示范,树立样板典型,以点带面,整体联动,全面加快包扶工作推进步伐。

四要建立“双向承诺”机制。要全面推行《“双包双促”双向承诺书》制度,组织包扶干部与包扶贫困户签订承诺书,在明确包扶干部帮扶工作责任的同时,同步落实包扶贫困户配合开展帮扶工作的责任,充分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体意识,夯实帮扶干部的主体责任,真正形成干部竭力帮扶、贫困户自主发展的强大合力。

五要建立党建引领机制。要以贫困村的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村干部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能力。要通过组织有序改选、选拔派遣“村官”等方式,优化班子结构,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提高班子能力,不断增强贫困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建设一支“永不走”的脱贫致富工作队。

六要建立工作激励机制。要把“双包双促”扶贫攻坚行动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主阵地,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大考场,作为锤炼干部作风的大熔炉,把包扶成效与干部使用紧密结合起来,激励广大干部积极投身活动、奋力创造佳绩。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开展“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事关商洛发展大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突出重点、强力推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扶贫开发攻坚战,以实际行动向全市父老乡亲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