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市长董军调研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

22.12.2014  10:06

  近日,西安市市长董军调研西安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他强调,要发挥政府兜底责任,进一步完善救助体系,织密织牢社会救助网络,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生活有保障、有尊严。

   董军一行来到长安区子午街道敬老院,屋外寒风凛冽,公寓里却整洁干净、温暖如春。63岁的毋康平老人腿脚不便正在休息,董军俯下身子询问老人,“住在这里习惯吗?工作人员照顾得好不好?”老人连连点头称好。76岁的肖清桂老人老伴去世后孤身一人居住,在工作人员劝说下来到敬老院,“环境不错,住得好、吃得好、穿得暖,来了我就不想走了。”老人兴奋地说。董军为敬老院送上慰问金和菜、肉、大米等物资,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安度晚年。随后,董军还来到五台街办民政工作站,详细了解了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及社会救助资金拨付等情况。

   座谈会上,听取了相关部门汇报后,董军指出,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社会政策托底”和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织好一张覆盖全民的基本民生安全保障网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市在不断完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灾害救济等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先后两次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董军强调,各级政府和部门要高度重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完善救助制度及工作措施,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建立分类科学、标准有别、相互衔接的救助体系,大幅提高城乡困难群众保障水平。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全面建立我市“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建立“托底线、救急难”的快速响应机制。要提前做好困难群众“双节”生活安排,加大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力度,确保全市尤其是农村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西安市副市长李婧、市政府秘书长王德安一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