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为何种八万株柏树 王鲁湘:是先祖魂魄所在

10.04.2016  08:46



  凤凰卫视主持人王鲁湘。

  黄帝陵拥山而建,桥山八万株柏树常年郁郁葱葱,树龄超过千年以上就超过三万株,为什么要在先祖长眠之地种柏树呢?著名学者王鲁湘在参加丙申(201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时解释说,古代柏树的“”通魂魄的“”,在黄帝陵栽下柏树,表明这个地方是先祖魂魄所在。

  王鲁湘说,桥山的标志就是郁郁葱葱的古柏,最早的古柏叫轩辕柏,据林业工作者测定,树龄应该有五千年上下了,所以我们说这是轩辕黄帝亲手种植的一颗古柏。还有一个很著名的“将军柏”也叫“挂甲柏”,相传汉武帝当年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他把盔甲挂在这颗柏树上,可见当年“挂甲柏”就已经非常的高大了。

  桥山有八万多株松柏,很多人以为这是一片自然的原始森林,其实不是,它是历朝历代的华夏子女亲手种植的。以黄帝的衣冠冢和祭祀黄帝的轩辕庙为核心,环陵、环庙而栽,几千年下来形成这样一个大地奇观。

  那么为什么要在这里种植柏树呢?王鲁湘说,其实中国很多地方,“柏(bai)树”都念“柏(bo)树”,这是古音。现在说“魂魄(po)”,魄这个字的古音也念(bo),“”(bo)树与魂“”(bo)其实是同一个音,“”与“”的意义是相通的。古人把人死后“精气”分成两部分,轻的那部分变成“”上天了,重的那部分就是魄(bo),就入地了。所以我们在先人“”所在的地方栽一片柏树来纪念他。

  王鲁湘介绍,柏树有几个特点,一是四季长青,郁郁葱葱;第二它是长寿树,可以活多少年我们不知道,现在知道最长的已经有五千年了;第三所有柏树到一定年龄以后都是扭曲着生长,形状特别像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所以在墓园、在坟地都是种植柏树,远远看到柏树苍苍,让我们肃然起敬,也寄托后人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