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县妇联干部争当人民陪审员工作的感悟

21.12.2015  17:06

还来不及回味和总结人民陪审的经历,自己却真实地走过了人民陪审的一个年头。有人觉得人民陪审工作太索然无味;有人坦言人民陪审工作可有可无。而做兼职陪审工作的我却深有感触:陪审工作让自己的人生多了一重角色,同时也让生活变得繁忙而更有意义。因执着于法律人的梦想,故与人民陪审工作结缘,因感于其中的收获,所以即便是匆匆,也不觉得辛苦。这一年来,由于陪审的经历,让自己成长了很多,也开始了解一些之前未曾涉足的领域,所以说,人民陪审工作不失为增长阅历,丰富人生经历的一种便捷渠道。

一年的陪审经历让自己无法抗拒地走进了人民陪审的角色,俨然自己就是一名真实的法律人,使我依然深爱着法律这门职业,似乎演绎人民陪审的角色更容易深入情境,感悟也就随心而出,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是守约、守时。在我参与陪审的所有案件中,我都会在法官指定的时间前到达法庭,准时、守时,不让当事人等待陪审员开庭的情况发生。有一次,因为之前指定的陪审员因故不能参加陪审,法官临时电话通知其他陪审员,但拨通好几位陪审员电话,得到的回复是“没有时间”、“可不可以晚一点”、“推迟个把小时行不行?”,由此可见,有些陪审员对于法官经办的案件,程序上是不太熟悉的。法院事先指定的开庭时间非经法定程序是不得改变的,而且守约、守时也体现了法院办案的严谨,所以人民陪审员作为合议庭的成员之一,也应当共同来维护法院办案的严肃性。
      二是专注于倾听,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很多的人民陪审员都不是学法律专业的,但是大家对所发生的纠纷,凭借自身几十年的社会阅历以及我们的文化认知,都会有一个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的初步判断,但这种基本的判断与法官审案的思路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沿着法官的思路和导向去看待每一起法律事件。所有陪审过案件的人都知道,审案的程序是固定的,是一成不变的,变的是法律事件的性质和法律关系。认真地倾听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解,仔细地审查双方提交的证据,以及了解法官提问的目的,这些都是陪审员应当去做的工作,而不是坐在陪审席上,天马行空,无所适从,甚至昏昏欲睡。有了多次的陪审经历后,我们对事件的判断能力,以及对整个案件发展结果的预估能力,都会有大幅的提升,亦为我们日后陪审、参审案件积累经验,夯实基础,从而提升我们陪审员的法律素养。
      人民陪审是一种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法院审案机制,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借助人民群众的智慧,借助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群众力量,才能真正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人民陪审员正是肩负着这样一种使命,在化解纠纷、缓和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