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25.02.2016  17:52

  2月25日,全国减灾救灾工作会议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 全力推动新时期减灾救灾工作加快发展》的讲话,浙江省熊建平副省长到会致辞,救灾司庞陈敏司长主持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减灾救灾工作,对“十三五”期间减灾救灾工作目标和2016年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浙江、黑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甘肃等8省(自治区)分别就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救灾装备建设、农房集中重建工作、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受灾人员救助标准制定出台、自然灾害救助管理办法制定等方面作了经验介绍。  

  窦玉沛在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时期全国减灾救灾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市场和社会参与救灾工作、减灾救灾科技支撑作用、减灾救灾国际合作等7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对减灾救灾事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减灾救灾工作既面临各类自然灾害风险高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课题、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处置需要民政救灾深度参与等挑战,又面临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减灾救灾工作、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脱贫攻坚战略稳步推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减灾救灾国际合作影响不断扩大等发展机遇。

  窦玉沛强调,“十三五”期间全国减灾救灾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减灾救灾改革创新,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不断健全“中央统筹指导、地方就近指挥,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灾救灾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着力提高受灾群众生活救助保障水平,着力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着力增强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努力实现5个目标:以深化改革为核心,减灾救灾管理体制机制法制更加健全;以提升受灾群众保障水平为重点,自然灾害救助制度更加完善;以实施综合减灾规划为依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以科技创新应用为驱动,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水平显著增强;以市场和社会力量为导向,灾害救助社会动员水平全面提高。

  窦玉沛要求,2016年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重点做好编制实施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继续推进“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任务,各类新灾应对防范,加强减灾救灾政策创制,协调推进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加强综合减灾等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厅(局)分管负责同志、救灾处长、各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主任、民政部救灾司和国家减灾中心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国务院应急办、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同志应邀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