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采油九厂情系"绿色" 全力打造"景观班站"

30.09.2016  02:02

  中新网陕西新闻9月29日电 (记者 高庆国)原本被联合国家教科文组织定义为沟壑纵横、荒瘠干旱的彭阳地区,如今却因为彭阳油田的开发新增了树木,绿化了山野,清澈了河流,使周边居住村民对这片“绿色油区”赞不绝口。从2006年彭阳油田投入开发以来,10年间,油田开发区域种植树木3.5万余株,铺设草坪和护坡60余处,绿化覆盖率达到60%,形成了“绿色油田家园”的和谐景象。

  而这只不过是长庆油田采油九厂致力打造“绿色油田”的一处缩影,在长庆油田采油九厂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常年来长庆油田采油九厂始终肩负“开发能源、保护环境、造福群众”的社会责任,在发展中秉持“既要奉献资源,也要碧水蓝天”的企业理念,坚持修一条道路,植一条林带,建一座井站,增一片绿色,以“建设绿色景观班站”作为出发点,通过严控环节、层层把关的检查机制,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增强防范能力,自新“两法”实施以来,采油九厂打破油区管线点多、线长、面广、地理条件复杂的不利局面,实现了超低渗透开发稳产100万吨。

  采油九厂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在认真履行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职责的基础上,九厂还建立起‘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环保责任体系。”据了解,全厂百余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编制了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对增压站及以上的58条集输管线实行承包制。采取不打招呼、接近实战、企地联合等形式,开展“防油气泄漏、防管线破裂、防山体滑坡”等事故预案演练,从而强化应急处置管理能力建设;通过建立三防四责应急库和企地联合应急库,储备应急抢险物资,培养提高员工处置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与应对水平。

  同时,采油九厂通过加大油区生态环境保护、环境隐患治理费用投入力度,为实现油气开发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做着不懈努力。

  监管巡护作为一项不可松懈的日常工作,采油九厂采取了多措并举的巡线模式。一方面通过使用无人机进行管线巡护,实现管线巡检作业中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巡检信息准确、快速,为应急抢险、防洪防爆方面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巡护员工利用GPS管线巡护定位仪器自身的经纬度定位进行巡护测绘轨迹,将巡线结果上传电脑可快捷的获取各站巡护外输管线、出油管线的路线打印标识,为管线安全隐患治理提供了有力参考依据,防止了因管线巡护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有效提高了管线巡查运行效率。 

  采油九厂坚持防治结合的治理思路,充分应用KLDHY管线泄漏监控系统,放大监控曲线比例,提高监控曲线的清晰度,降低管线泄漏的风险。与此同时,依托数字化在线监控系统,对外输压力、温度、排量等预警参数实时在线监控,加强上下游联系沟通,及时做好输差对比。

  在开展管道隐患治理的过程中,采油九厂两年分批次完成了370条928公里管线清水试压,引入专业队伍利用碳纤维与聚氨酯发泡材料进行管线加强和保温防腐工作,对于水系或敏感区域的管线设立走向警示标识桩,管线跨越拍照存档记录,同时向管线途经村庄村民进行管道保护知识宣传, 筑牢了安全环保根基。

  在降水稀少、水资源相对缺乏的黄土高原,实现采油生产过程中采出水的回收利用,不但节约了水资源,还能有效避免环境污染。

  采油九厂为将节能降耗落到实处,强化基层站点站内水质环节管理,严格实抓采出水系统进站液量、站内温度、加药、一体化采出水处理设备运行管理和清水站内排淤,抓实干线冲洗、单井井筒净化,采出水水质、清水水质均达标,并符合环保要求水平。

  并通过采用水质管理沿程化的模式,在明确清水和采出水沿程各环节管控要点的基础上,主抓清水系统过滤器反洗、源/清水罐排污、水处理设备维护、隔氧膜检查与更换、纳滤运行、干线冲洗、密闭循环洗井、系统加药等环节;采出水系统主抓上游来液平稳、前端充分沉降分离、中端及时收油和清罐、加强一体化设备反冲洗,干线冲洗、密闭循环洗井、系统加药等环节,实现各环节进出口指标可控,充分发挥现有工艺流程与处理设备的潜力;严格落实两级水质监测,强化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与应用。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长庆油田采油九厂将绿色环保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加强油田科学开发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一套卓实有效的环保机制让“绿色油田”景观如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