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哥欧洲行(三):罗马没有“假日”

17.10.2014  11:08

  

  【镜鉴的话】10月9日—17日,李克强出访德国、俄罗斯和意大利。这一趟,镜鉴带你近距离观察强哥的欧洲之旅,解析新闻中那些“高大上”的磋商话题和合作协议,对中国经济有何好处,咱老百姓能有啥实惠。

  在罗马的强哥,很忙,没有“假日”。

  自抵达意大利的那一刻起,从双边活动,到访问联合国粮农组织,强哥的日程就被塞得满满当当。

  “饥饿留下的印象永生难忘

  “Food for All”——人皆有食。

  粮农组织大楼一层大厅墙壁上,6种语言镌刻着这个组织的神圣使命。

  

  强哥在粮农组织的签字簿上题字:携手消除饥饿贫困,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我年轻时在中国农村生活多年,亲身经历过吃不饱饭的艰难岁月。吃一顿饱饭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但饥饿留下的印象永生难忘。”15日,强哥在粮农组织动情地说。

  正是这种经历,让强哥深知,饥饿和贫困依然是一种“无声的危机”。因此,中国总理首次粮农组织总部之行,“分享”成为关键词。

  

  强哥在粮农组织发表演讲

  那么,强哥究竟和大家分享了什么?

  分享减贫经验。“我们通过改革实现了农业大发展,粮食产量由3亿多吨增加到6亿多吨,成功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这里有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发展家庭农业。

  分享技术合作。“近些年,我们在亚洲、非洲、拉美、太平洋等地区近100个国家,建立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农业技术实验站和推广站,先后派遣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3万余人次,同时帮助这些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员。

  分享生态成果。“通过努力,促进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既满足当代人需要,也为子孙后代留下良田沃土、碧水蓝天。保护中国生态,也是关爱地球、保护地球。

  民以食为天。强哥的“分享”,很有技术含量。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了吃饭问题,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

  “舌尖外交”接地气、有智慧

  说了粮食,再说“美食”。

  强哥和意大利总理伦齐共见记者时说,中意都是有饮食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有饺子、春卷,意大利有面条、披萨饼,都闻名世界,我们双方在这个领域也可以开展第三方合作,让更多的人来享受精神和物质的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