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的人小心冠心病找上你

25.09.2014  17:45

导读: 专家提醒:30~50 岁男性是心肌梗塞高危人群,出现预警症状就要注意。

   
  健康是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保障。近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指导,生命时报社主办的“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健康领跑2014中航工业西飞专场暨首场启动仪式”举行。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和渝斌教授、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为千余名西飞职工进行了心脑血管健康和心理健康讲座。专家指出,30~50岁的男性很容易发生心肌梗塞,偶尔出现预警症状,即使只有一次症状,也要引起注意。
   中青年人突发心梗 多与压力大有关
  近年来,慢性病年轻化已很明显,中风患者中65岁以下的占到五成,中青年办公族已然成为心血管病青睐的对象。一项针对北京近3万名18岁-65岁职业人群的调研结果显示,平均年龄40岁左右的企业员工中,高血压患病率28.7%,远高于18.8%的全国平均水平。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和渝斌教授表示,与老年人血栓堵塞不同,中青年人群中突发脑卒中或心梗引发的“猝死”,有可能是压力过大造成的血管痉挛,进而诱发的突发性疾病。
  如果在生活中经常感到有心慌胸闷,劳累的时候会出现心前驱疼痛或者饱餐后觉得憋气,甚至有时候出冷汗,晚上睡觉时还会被胸闷憋气憋醒,另外当精力不足容易发怒,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就说明你的心血管可能不健康。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表示,中青年人社会责任和压力较大,个别人群情绪起伏较大且较难控制。易生气、脾气急躁的这类人称为A型性格,个性强、固执、好争辩、急躁、好冲动、说话大声、做事快、走路快等,如果不能及时排解职场压力,往往会留下生活隐患,甚至留下遗憾。
  和渝斌提出,情绪波动大对心血管影响很大。研究发现,A型性格的人很容易出现心脏损害的问题,患上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也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冠心病和通常说的“急性子”有密切关系,所以,建议情绪比较容易激动的人要学会调整好情绪,控制好心态,这是保护好心脏的重要手段。
   戒烟少酒多运动 帮你远离心血管病
  汪冰认为,人在应对压力时,可用三招化解压力。第一招是运动,促进新陈代谢,排泄体内有害物质,可以抗抑郁;第二招是寻求社会支持,主动与亲朋好友聊天,获取同伴情感支撑;第三招是寻找兴趣爱好,避免过度使用大脑、情绪失控,主动减压会给心情带来正能量。
  对于中青年员工的保健,和渝斌教授强调:首先,最重要的是戒烟。男性是心血管病高危中的高危,这跟吸烟有很大关系。烟是对心血管疾病影响最大的,因为烟会不断刺激血管内皮使其变得脆弱。其次,心理压力大、应酬多导致的酗酒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喝酒最好浅尝辄止,每天摄入的酒精不要超过50克。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即使在工作间隙活动5~10分钟,对心脏也是好的,既运动了心脏,又降低了久坐带来的风险。
  和渝斌教授提醒大家,老年人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讲究“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醒过来以后在床上不要马上起来,先躺半分钟,坐起来以后在床边再坐半分钟,不要马上下地,双腿垂在有床沿的位置半分钟;早晨起来尽量运动半个小时,中午尽量睡半个小时,晚上6-7点慢行散步半小时。
  高盐饮食、肥胖过重、长期精神紧张、缺乏运动等,都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渝斌表示,超过50岁、合并有糖尿病、高血脂等问题的高危高血压患者和冠心病患者,要坚持服用阿司匹林。30~50岁的男性是心肌梗塞高危人群,易忽略偶尔出现的预警症状,所以即使只有一次症状,一旦出现就要去医院。即使没有症状,35岁后也要每年查血压、血脂、血糖。
   华商报记者 韩艳
  
渭南市开展疫苗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为了进一步规范疫苗流通环节秩序,食品药品监管局
延安市黄龙县扎实开展夜市专项检查
为深入推进全市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飓风行食品药品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