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加快特殊教育发展

14.11.2016  13:04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扩充特教资源总量、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拓展特教服务模式、提高特教经费保障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实施意见在7大 主要任务中,专列 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一条,提出全面推进全纳教育,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建立义务和非义务学段相衔接、普职融通、教育与康复并重、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和服务保障机制。到2020年,全省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其他残疾人能接受到合适的教育。
 具体一是扩充特教资源总量。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应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加快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市级特殊教育学校。支持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开办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鼓励并扶持康复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设立特殊教育中心或特殊教育部(班)。特殊教育学校要创造性的开展学前保育教育工作,积极招收学前段三类残疾儿童入学。建设好市级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县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积极扩大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规模,支持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招收残疾学生。设置陕西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扩大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的招生规模。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要积极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二是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按要求补足配齐特殊教育学校、特教班、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的教职工,落实特教津贴政策。中小学新任教师统一公开招聘时要优先满足对特殊教育教师的需要。加强特教教师定向培养,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开展特殊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试点,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国培”“省培”计划和市级教师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特殊教师师资质量。各地在教师职称评审、年终绩效考核、评优树模时要给予特教教师倾斜。
 三是拓展特教服务模式。各地要对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推动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开展“医教结合”试验,建立残疾儿童少年医疗与康复档案,做好医疗与康复服务,提升残疾学生康复水平。积极探索孤独症儿童教育模式,鼓励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设立孤独症儿童少年教学班。
 四是提高特教经费保障水平。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接受特殊教育学生的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和残疾学生交通补助。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的特殊教育资助体系,实施覆盖学前一年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的免费教育,积极推进学前两年、学前三年和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各级财政支持的残疾人康复项目要优先安排特殊教育,每年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10%用于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