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历史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

26.06.2016  20:26

  6月22日,在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乌兹别克斯坦,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演讲。回顾3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成就,提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广空间迈进的新举措,习近平主席让世界看到了中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坚定决心,看到了中方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宏大志向,也让世界看到了“一带一路”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助推世界繁荣发展的光明前景。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丝绸之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伟大财富。”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根据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启示,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为世界提供的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

  历史是一面镜子,既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此次中东欧、中亚之行,习近平主席在塞尔维亚参观河钢集团斯梅代雷沃钢厂,在波兰出席丝路国际论坛暨中波地方与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和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在乌兹别克斯坦参观布哈拉古城、出席“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通车视频连线活动,无不呼应了演讲中“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句话。

  3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何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首先在于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植根于各国人民心中。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首访乌兹别克斯坦,就在首都塔什干和历史名城撒马尔罕参观历史文化古迹;此次再访乌兹别克斯坦,习近平主席踏足有“中亚城市博物馆”和“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布哈拉,透过气势恢宏的雅克城堡、巍然屹立的卡扬宣礼楼、庄亚肃穆的萨曼陵墓,切身感受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和文化。这些散布在丝绸之路上的古老城市像一颗颗明珠,串接起东西方友好往来、互学互鉴的历史记忆。“一带一路”倡议唤醒这些深藏的历史记忆,并从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现场聆听演讲的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议员法泽耶娃表示,乌中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两国人民通过古老丝绸之路结下了深情厚谊。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引用乌诗人纳沃伊的诗句“但愿我们的人民生活得幸福富有”,这正是两国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

  “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就把乌中两国人民联系在一起。”塔什干财经学院金融管理系主任奥利姆在听完习近平主席演讲后说,“可以预见,‘一带一路’建设必将为乌中两国及地区各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空口袋立不起来

  “空口袋立不起来”,这句习近平主席上次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时卡里莫夫总统提到的谚语,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积极成果的重要注脚。

  3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给出了一组数据: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中国与30多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同沿线17个国家共同建设46个境外合作区,中企累计投资超过14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6万个就业岗位;去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中企对沿线49个国家直接投资近150亿美元,沿线国家对华投资额超过82亿美元。这些早期收获,更加彰显“一带一路”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拥有无限潜力。

  巴基斯坦南方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信息技术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坦维尔·贾夫里对本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够获得广泛支持,与该倡议对各国产生的深远积极影响密不可分。它通过推动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提升各国间的互联互通,进而实现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为国际合作带来了新理念和新途径,引导世界各国探索互利共赢的新道路。”埃及亚洲问题专家伊斯梅尔·侯赛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尤为难得。

  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中国与沿线各国苦心孤诣的奋斗。确定共商、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这些赋予“一带一路”倡议广泛的包容性和普惠性,推动“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广。

  塞尔维亚当代史研究所约万·查沃什基博士对本报记者说,“一带一路”倡议不以强制为手段,而是采取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的举措,因此得到沿线国家的普遍欢迎。

  西班牙留华学生会会长、埃菲社前驻华记者赫奥尔西纳·依盖拉斯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共享发展”的理念,表明中国愿意与沿线各国分享发展成果,带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知者善谋,不如当时

  “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沿线国家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互补性强,潜力巨大,如何发挥各国优势,把握历史机遇,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广空间迈进?

  “知者善谋,不如当时。”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出构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共创“一带一路”新型合作模式、打造“一带一路”多元合作平台、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领域项目四条路径。这是继2013年9月提出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合作模式后,中方又一次为“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务实合作方式,目的在于凝聚更广泛的智慧和力量,让合作成果惠及各方,必将激起持久的“一带一路”建设热潮。

  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议员图里亚科夫表示,乌中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方面已经取得早期成果,为两国在社会、经济方面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不可限量的动力。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出的创新合作路径,为两国下一阶段“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合作指明了方向。

  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特别提出了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的倡议,分别从环保、卫生、人才、安全方面回应了国际社会关切,丰富了“一带一路”合作内涵,再次体现出站位高、着眼远的东方智慧。

  伊斯梅尔·侯赛因对 “智力丝绸之路”的提法尤其赞赏,认为这正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需要的。他说:“各国希望学习到更多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尤其是各发展中国家希望借鉴中国发展理念,因此‘智力丝绸之路’必将受到热烈的欢迎。

  泰中文化经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派讪·普切蒙空对本报记者表示,当今世界存在着两种趋势——“和平与发展”“战争与冲突”,这两种趋势的碰撞愈演愈烈,由中国倡议并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夯实友谊之基,将为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本报北京、塔什干、伊斯兰堡、开罗、贝尔格莱德、马德里、曼谷6月23日电 记者裴广江、杨迅、谢亚宏、曲颂、徐伟、韩晓明、任彦、王迪、俞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