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抗日 共纾国难 慷慨激昂赴国难 石头城里订盟约

05.08.2015  11:23

  南京谈判期间的国共两党代表。左起:张群、叶剑英、黄琪翔夫妇、周恩来、朱德。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在华北的行动不断升级,大大超出了南京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底线。在此形势下,一度陷入停滞的国共谈判,又一次迎来了转机。

  7月12日,蒋介石得知日本关东军已开抵天津,即将向北平进攻,就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华北战事“势必扩大,不能避战矣!”当晚,他命令二十九军做持久战准备,严令禁止与日方妥协的行动。7月17日,蒋在庐山海会寺向全国各界代表百余人发表“最后关头”谈话,以罕见的强硬措辞说:“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候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蒋这番谈话受到全国同胞的热烈支持,各方政治势力逐渐达成统一抗日共识,全民抗战已成山雨欲来之势。

  7月27日,周恩来等中共谈判代表从庐山返回陕西。在西安,周恩来与蒋鼎文会谈时得到蒋介石口信:红军迅速改编,出动抗日。周恩来请蒋鼎文转告蒋介石:红军同意改编,同意开拔,但是国民党应立即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7月29日~30日,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形势急转直下,国民政府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其中说:“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民族危亡之际,红军改编已刻不容缓,周恩来、博古迅速赶往泾阳县云阳镇红军总部,安排改编事宜。就在此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准备召开国防会议。蒋介石密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速至南京共商国防问题。停顿下来的国共谈判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在南京举行的第五次谈判,红军改编和出师抗日是最核心的问题。

  1937年8月10日,周恩来、朱德和叶剑英飞抵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在南京期间,他们活动频繁,多次与冯玉祥、白崇禧、刘湘和龙云等会晤。

  在国民政府军政谈话会上,周恩来、朱德再次阐明中共中央关于对日抗战的方针意见,获得与会者好评,对于国民政府制定全国抗战战略方针,产生了积极影响。可是,在国共合作的具体问题上,蒋介石仍然提出了不同意见。

  8月13日,日军突然发动对上海的大规模进攻,淞沪抗战爆发。国民政府措手不及,终于下决心与日本决战,国共谈判久拖不决的问题,终于得到落实。8月18日,蒋介石同意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并于22日正式发表文告。红军改编后的指挥机关和人事任命问题,总算得以解决。

  蒋介石、何应钦同意八路军充任战略游击支队,执行侧面战,协助友军,扰乱与钳制日军大部并消灭一部分的作战任务;同意中共派人到南方各游击区,传达中共中央指示,并协助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允许在南京、上海等地设立中共代表团和八路军办事处(后来,又在武汉、长沙、兰州等地设立中共代表团办事处、八路军办事处、新四军通讯处等);同意释放部分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同意在南京公开出版发行《新华日报》(陕西籍国民党元老、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为《新华日报》题写报名)。

  南京谈判历时十余天,一些根本问题都得到解决。8月21日,周恩来为参加将在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离开南京前往西安。谈判中的未竟事宜,由叶剑英等继续。

  1937年9月22日,中央通讯社正式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又名《共赴国难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