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上错菜都找110 陕西110日均接警超1.3万起

09.01.2016  11:08

  “钟楼饭店附近发生警情,请你们尽快出警。”1月10日是全国第30个“110宣传日”。昨天上午,在省公安厅的邀请下,本报记者和10名西安市民代表一起,走进西安市公安局110指挥调度中心,经历了一次出警模拟演练。

  在视频监控设备的帮助下,钟楼盘道的实时图像显示到大屏幕上。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在附近巡逻的交警首先赶到事发地点,不一会,两辆特警车停到了事发地附近。1分半左右,两辆110巡逻车抵达现场。不到2分钟的时间,共有五辆警车和16名警员赶到现场。

  在急难险重事件发生后,110这个熟悉的号码,支撑着一个城市的安全运行。

  中午一小时晚上两小时是接警密集期

  走进指挥调度中心大厅,顿时陷入一阵细密而又急促的通话声中。放眼望去,一台台电脑密密麻麻排列着,每个接警员都要面对两台电脑,一台显示110接处警系统,113页的文档中既有详细的区域地段划分名单,也有生活服务类常用电话等信息。一位接线员告诉记者:“有些地段没有在这个系统中,我们需要利用业务时间,自己熟悉地图。

  大厅最中央,是一块由24块显示屏拼接的巨型电视幕墙,画面监控着西安市的大街小巷,工作人员正根据警情不断切换着画面,查看当前接处警地段的路面监控图像。屏幕右上方,不断滚动着最新接处警情况,如接警量、刑事、治安、事故、举报、求助等信息。

  据统计,2015年1—11月,陕西全省110报警服务台共接受电话报警5529863起,治安警情409118起,破获各类现发刑事案件121992起,受理公民求助682220起,日均接警1.3万余起,刑事接警日均300余起,治安接警日均1200余起。其中,全省11市(区)中,西安接警最高日均达5000起。一天当中,接警最集中的时段在中午1点到2点,晚上5点到7点半。

  打110投诉:给我上错了一碗面

  虽然110是警方打击违法犯罪、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平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110电话的功用和严肃意义。

  记者采访时,工号为8866的接警员就连着接到了两起电话:一起是接听电话后,对方不说话,另一起则是一接电话直接被挂断。“我们都习惯了,经常做一些无用功。”这名接警员说,目前,110报警服务台日接报的电话报警中,属于公安机关负责的有效报警仅占14%,属于各类求助咨询的占13%,无效报警、甚至骚扰110报警员的高达73%“我还接到过开锁找猫的、下水道不通的、和男朋友吵架的,还有无聊纯粹想聊天的。

  提起这事,西安市110指挥中心接警五班班长王国栋显得很无奈:“有一天我值班,接到一个报警电话让我们出警,理由是——餐馆上错了一碗面。”王国栋说,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接线员一般会先解释这并不属于出警范畴,还要提醒其110报警平台的功能用途。

  接到女子电话称被三名男子带上车

  我们经常在警匪大片中看到,当群众身处险境时,公安指挥调度中心一道道调兵遣将的指令,犹如一张张“法网”。其实,电影中的这一幕,在指挥调度中心每天都发生着。

  去年11月的一天,傍晚11点左右,王国栋接到警情,一名女子称被三名男子从钟楼开车带往东郊,她以上厕所为借口打的电话。受害人说话断断续续,声音中充满惊恐。王国栋一边对其进行安抚,一边引导受害人注意周围是否有标志性建筑,以帮助警方锁定位置。可是,由于天黑,加上受害人所处位置较为偏僻,始终没有有效的线索。王国栋便调集灞桥辖区网格巡控车、辖区派出所进行拉网式寻找。

  在这个过程中,受害人、街面警力、110指挥调度中心三方始终处于通话状态。最终,根据受害人提供的一个汽车修理厂的灯箱广告牌上的信息,警方锁定了范围。值班员进一步优化抓捕部署,多辆巡逻车向可疑地点搜索,20多分钟后,将两名受害人找到,并抓获犯罪嫌疑人。(记者 石喻涵)

  链接:陕西省110发展脉络

  1986年1月10日,我国第一个110报警台在广州成立。

  1996年,陕西省公安机关开始在全省组建城市110报警服务台,当年6月,陕西第一个110报警台在铜川成立,仅有8人值守一部报警电话。

  2000年1月,全省10个地市全部建成110报警服务台。

  截至目前,全省11个市(区)共有报警服务台88个,其中市级报警台10个,县级报警台7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