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今年已建集中移民搬迁安置点114个 集中安置14988户

04.12.2014  02:41

11月26日,冬日的低温挡不住搬迁户住进新家的热情。伴随着鞭炮声,洛南县景村镇“怡景佳苑”集中安置点最后20户入住的居民,领到了新房钥匙。

景村镇的移民搬迁工作只是商洛市陕南移民搬迁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14年,商洛市建集中移民搬迁安置点114个,集中安置14988户,截至10月份,完成投资22亿元。

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商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荣珠说,陕南移民搬迁是一项迁安避险的民生工程,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商洛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将移民搬迁作为改善山区群众生活和居住环境的重要惠民工程来抓。为此,我们坚持做到“三到位”,即规划到位、资金到位、配套设施到位,确保群众搬得出;实施“三靠近”即靠近县城、靠近集镇、靠近园区集中安置,确保群众稳得住;突出“三着力”即着力发展致富产业、着力创造就业条件、着力强化技能培训,确保群众能致富。

特色搬迁点将在全市推广

商洛市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旭光表示,陕南移民搬迁既是挖穷根、挖险根、保生态的治本之策,又是加快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化率的有效载体。他介绍,目前纵观全市来看,洛南县坚持“城镇引领、以城为主”原则,优化布局,合理布点,景村镇和石门镇就是较好的移民搬迁安置典范。景村镇的集中安置点,有配套的小区、物业和公共设施,而石门镇在结合景村的经验以后,将移民点规划成了江南小镇的风格,依靠集镇通过商品房收益来完善小区的配套设施,这在全市来说还是比较有亮点的工程。

除此之外,山阳县的高坝店镇依托产业园区,让搬迁户由村民变为工人;还有丹凤的移民搬迁与工业集中区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消费市场培育相结合的“五位一体”模式,也是值得各县区学习的典范。

李旭光说,2015年,商洛计划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97个,集中安置15566户,让更多的山区村民住进属于自己的新家。他说,搬迁户不一定是贫困户,只要群众有意愿搬离,政府可引导他们整村、整流域搬迁,打破区域范围,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搬迁户的幸福生活

洛南

住进都市化小区她做梦都没想到

42岁的张伟峰,是洛南县景村镇王山沟村人,常年在外打工。略有积蓄的他在景村陕南移民集中安置点“怡景佳苑”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和100平方米的商铺。11月26日,是景村集中安置点“怡景佳苑”最后20户拿到新房钥匙的日子,张伟峰的商铺也在这一天开张。

社区为搬迁户致富支招

怡景佳苑”小区物业部支部书记周政民介绍,张伟峰的商铺是小区第一家开业的门面。这个安置点是按照现代城市小区定位,上宅下铺,实行统规统建,户型设计根据搬迁户的需求有80平方米、100平方米、120平方米3个户型。新开街道1200米,建成商铺3400平方米,给每户配套商铺15平方米,配套摊位80个。

张伟峰的商铺主要经营干鲜菜、调料、水产、肉类等居民所需品的批发和零售。此外还有对外租赁业务,主要租赁建房装修用的模板。张伟峰说,当地社区对搬迁户很支持,早在今年阴历八月,刚搬进集中安置点的他正在为商铺做什么生意一筹莫展时,景村街社区支部书记史财安就为他出谋划策,分析小区的262户居民已全部入住,住下以后人们的吃喝是首要问题,建议张伟峰开了这家店,从筹备到开业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史财安说,以前村民住在山里,山大沟深,极不方便。实施移民搬迁后,交通、上学、就医都方便。面对入住的搬迁户,他们社区都会综合考虑,将致富项目落实到位,结合每一户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致富方式,比如做建材、粮油、农副产品收购等,让这些从大山里出来的搬迁户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模式。

景村镇建成7个集中安置点

搬迁户黄艳艳是今年9月住进景村集中安置点的,虽然她没有买商铺,但是告别出门两腿泥的生活,住进都市化的小区,享受水、路、电的集中供应,还能在家门口的物业打工,是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景村镇党委书记郭民成介绍,景村镇地处洛南县城以东15公里,是商洛市“一体两翼”重点镇,辖39个村4.5万人。2011年,陕南移民搬迁政策实施以来,全镇共搬迁626户2504人,建成集中安置点7个,进镇上楼集中安置点2个。